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桑田碧海须臾改,节俭之风不可移
泾川一中高一(1)班 甘馨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然而民族的传统美德任凭风雨侵蚀,夕阳几度,始终彪炳史册,亘古不变。其中勤俭节约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国人的道德之本。
滴水汇成河,粒米攒成筐;勤俭永不穷,坐实山也空。
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看似小事,实则攸关个人和国家的之命运。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次讲话中都语重心长地要求所有干部群众要注意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有云:“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何以见得?因为“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如此,从古至今,哪里不是君不见无数贪官污吏锒铛入狱,君不见无数富家子弟流落街头?
再看看北宋大文学家东坡先生吧,此人诗、词、散文、书、画样样精通,且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面对这样一位潇洒肆意的“狂客”,《东坡志林》中这样记载:“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由此苏轼以及理性的生活方式告诉我们,纵然好美食,好品茗,也不可失了节俭的生活态度。节俭是生活的原则,若失了原则,那么就失了连安身立命之本,又何谈成功呢?
当年,曾立志要为民族生存而战斗,为国家荣誉而献身,誓与卢沟桥共存亡的佟麟阁曾在顶头上司冯玉祥突然而至时吩咐夫人:“还是老样,小米面窝窝头,外加大萝卜咸菜招待他。”冯玉祥吃的很香,夸奖佟麟阁说:“你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做了大官还没丢农民本色。”
佟麟阁曾慷慨陈词:“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历史证明,他做到了,以纯朴的农民之风为初心,以日日的勤俭节约做鞭策,他做到了!
同学们,当我们把俭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躁动不安的心会渐渐安定,永无止境的欲望会徐徐淡化。因为俭朴,所以清心寡欲;因为俭朴,所以心底坦荡;因为俭朴,所以正气长存。俭朴像一面镜子,映出人生的成败,也映出家国的盛衰。
一个公民保持节俭本色就会一身正气,受人尊敬;一个家庭保持节俭本色就会兴家立业,蒸蒸日上;一个国家如果能弘扬节俭之风就会风清气正,长治久安。可以说“俭”是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功课。
同学们,能变废为宝、节支创收、挖潜资源是智者所为;铺张浪费、挥金如土、穷奢极侈乃愚人之举。相信在创造生活的道路上,只要我们心手相牵,时刻用节俭意识约束自己,一个人类与自然长久和谐的家园,将离我们将不再遥远。
指导老师:王军祥
审核:杨红林
编辑:袁会云
校对:付荣 潘彦文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