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参加《道德与法治》课赛有感
城关镇延风小学 赵晓莲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重在启蒙和初步认知,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9月7日至8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育局组织的全县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讲赛,参加这次活动,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绝好机会。通过短短两天时间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现将我的一点心得体会给大家分享如下。
01
老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师角色转变了。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这次课赛活动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而是学生在课堂中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比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我们班、他们班》一课时,课件中出示了一篇茂密的森林与一课长得弯弯曲曲的大树的图片,让学生就图片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言,自己得出:在健康的大环境中我们才能健康的成长,我们要有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老师们的教学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提升政治,完善人格,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教学效果显著。
02
老师用来服务教学的手段多元化了,形式更加新颖了。
从抽签到讲课只有短短的一下午准备的时间,但是各位参赛老师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在听课中时常看到老师们独特的教学设计,精美的课件制作让我心动!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来服务课堂教学。
03
老师的语言更有亲和力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知识的信心。这次课赛中,教师语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几位老师这样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好,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说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这样的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一课结束时,以拍手歌的方式结束了一堂课的学习,这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04
学生的学习方法改变了,更加贴近生活了。
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理论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升华的事实中去,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这次活动中,大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道德观点分析事例;比如有老师在教学《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一课时,同学们自己表演了一个老爷爷因抽烟而咳嗽不止的情景剧,让同学们身临其境体会烟酒对人体的危害,真正“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效果很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次的课赛机会真的是太珍贵了,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让我更加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审核:杨红林
编辑:袁会云
校对:付荣 潘彦文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