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玉都中学 卢春艳
六月中旬,我开启了支教模式。
十五日,细雨绵绵,润泽大地,田野,乡村,绿树,红花接受着雨露的洗礼,显得愈发青翠娇媚。出发的路途有些泥泞,但按捺不住一颗急切的心。坐在车里,脑海里一遍遍回想新的学校到底是什么样子。
一路上,车窗被雨水洗刷的明净,路旁的行道树直挺挺的,划出了两排直直的线。车子缓缓地在山路行驶。
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首先到达了红河教育办,进行了简短的交接,直接驱车前往支教学校。不到十几分钟,我们到达了朱段教学点,这里一共有八个孩子,三个老师。刚一进校门,老师们就热情地迎出来了。接着一位身穿白色线衣的小男孩从教室搬来了凳子,说老师请坐,然后返回教室去做作业。从头至尾显得干净利落,眼前这个小男孩的举动刷新了我对山区孩子的认知。我忑忑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这里的孩子教学条件的确没有镇上的优越,但孩子们个个都面带笑容,明眸的双眼炯炯有神。我们走进教室和孩子们交谈,希望对孩子们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将要去下一个教学点,走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着老师再见,全然不输给大地方的孩子,一颦一笑都是那么有礼貌,我的心落地了,心里暗暗欣喜。
下一站是柳王教学点,这里孩子更少,只有两位老师——脱老师和哈老师。初见两位老师,和蔼可亲。接下来去了他们的课堂,原以为年龄大了,不会操作多媒体,但接下来的一幕让我大跌眼镜。在语文课上,两位老师配合默契,一遍又一遍熟练操作着多媒体。电子显示屏上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可大可小,方便了前后同学去看。脱老师讲课时,哈老师就悄悄走到孩子们身边看孩子们的反应,有些手底下写不到位的孩子,他就亲自拉着手一遍又一遍地教。看着孩子们的专注,两位老师的默契,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支教一月有余,我受益匪浅。孩子们的纯真淳朴,老师们的无私奉献,还有宁静的乡村生活,让我爱上了孩子,爱上了这里,期待下一年我与孩子们一起书写动人心弦的故事。风,毫无预兆地席卷整片旷野,撩动人的思绪万千。
审核:杨红林
编辑:袁会云
校对:付荣 潘彦文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