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警民同心 共抗疫情
——记泾川县火线入党民警李永刚
泾川县中街小学 张滢
时序的脚步走向春天,雪花也赶来凑热闹,大西北的小城,春天总是来的晚一点,仿佛一场季节间的赛跑,春天总会赢过冬天,警民一心必将战胜疫情。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这庄严的宣誓声,回响在泾川县人民医院的上空。党旗由四名警官托起,一名年轻的警官,在党旗前大声宣读入党誓词,他就是泾川县巡警大队的李永刚警官,泾川县唯一一名火线入党的人民警察,于2020年2月4日,在他的执勤地——泾川县人民医院,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警官,三十岁出头,工作勤勤恳恳,对群众热心,深得领导同事肯定,群众喜欢。在2019年末发生疫情后,他服从领导安排,投入到抗疫一线,在泾川县人民医院执勤,主要负责疫情期发热门诊和隔离区,人员进出的体温登记工作。除了医生护士,他是和我县发热病人及疑似病人接触最多的人。
李警官在县医院执勤时,一对夫妇抱着孩子急匆匆走进县医院大门,孩子被包的严严实实,夫妇俩竟没有戴口罩,李警官看见了赶紧跑过去询问,得知孩子生病了,夫妇俩买不到口罩只好如此出门,他立即和同事凑了三个口罩给这对夫妇,在夫妇真诚的感激声中,他催促夫妇快去给孩子看病,看着夫妇俩人和孩子戴着口罩进了医院门诊楼,李警官和同事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在疫情期,口罩是千金难买的东西,普通百姓居家外出不多,口罩使用量不大,但对于每天在医院执勤的李警官来说,口罩是必需品,也是他预防被传染的唯一保障,他的口罩也很少,他知道老百姓和他一样缺口罩,一个口罩,他用起来总是节省、节省、再节省,因为他知道,执勤过程中,随时会遇到像那对夫妇俩一样,不得不去医院看病,却又没口罩的群众,他要把省出的口罩给最需要的群众。
在李警官执勤的发热门诊和隔离区门口,人流量较大,他和同事负责协助医务人员工作,对进出人员进行信息和体温登记,有的病人或者家属每天进去好几次,他都细致登记测体温,一开始会遇到不理解他工作的群众,声称出去时测了,回来干嘛还要测,他不厌其烦的耐心讲解,出入测体温登记的重要性。有一些隔离区的病人情绪很焦躁,病人家属也坐立不安,他知道不良的情绪,会使病情越来越糟,他开始晚上查阅资料了解隔离的意义,执勤时利用空闲时间对隔离区病人讲医学隔离的意义,并鼓励他们用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早日恢复健康解除隔离。慢慢地,群众越来越配合他的工作,感激的话语,理解和信任越来越多。
2月1日,李警官照例在执勤,天空飘着雪花,风中夹着寒意,他的手冻的通红。一位老人走过来,给他和另一名执勤警察怀里塞了两包东西,拿起一看,居然是稀缺的口罩,他很惊讶准备还给老大爷,并询问老大爷是谁,为什么会给他口罩,老大爷双手握住他的手说:“警察同志,我就是泾川的老百姓,你们天天执勤,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老人转身消失在风雪中,那朴实感人的话语,声音虽不大,却和李警官的入党誓言一样,久久飘荡在医院的上空,祖国的天空。
李警官说,以前自己当警察,抓违法人员时看到的是惧怕痛恨的眼神,现在疫情期,领导不止一次叮嘱他们,执勤过程中要多给群众人文关怀,要做到人性执法,捂热群众的心,共抗疫情。疫情期他的工作特殊,但是在和群众齐心抗疫的过程中,他对民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给了老百姓更多关怀,与此同时,他得到的群众信任与尊敬更多了……
李永刚是一名警察,现在更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很普通,只是千千万万的警察中的一员,但是警察的使命不普通,疫情期的警察更是伟大的,时代赋予的使命,这疫情期特殊的使命,他,他们,定当不辱使命!
春雨的洗礼,滋润的不仅是祖国大地,更是人心。疫情的突袭,警醒的不仅是动物与人,更是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愿炎黄子孙团结一心,早日迎来祖国的春天。
审核:杨红林
编辑:袁会云
校对:付荣 潘彦文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