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2019年教研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安排
泾川县第五幼儿园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拓新。我们愈发地感到幼儿教育中教研活动的重要性,我园是新建园,新组建的老师,新招生的幼儿,新的教研体系,部分老师是幼教专业,但没有幼教工作经历,部分老师不是幼教专业,但有幼教工作经历,面对层次不齐的现状,我园在贯彻《纲要》精神的同时,针对我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教研活动现总结如下:
01
我们发现传统的教育评价滞后于“以人为本,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等现代教育理念。教师的“一桶水”已远远满足不了幼儿“长流水”的求知需要。
01
用理论做支架,用实践获得技能
在学习《教师如何挖掘幼儿生成的内容》的过程中。我们在平时自己熟读《指南》精神的同时,在教研组活动中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如何把握幼儿生成的内容中哪些是有价值的教育内容”,“ 幼儿游离于教师预设的目标之外教师该怎样应对?”等问题,在讨论中教师自持自己的观点各抒已见,争论不休。通过《纲要》、《指南》 的学习,教师认为:生成活动是由幼儿的近期的兴趣和热点问题或者新的发现而产生的,也可能是他们在某一活动后生成的新的问题和内容,现在,教师们知道预设和生成是交错进行、不可分割的,它们可以相互转化。生成的问题可以安排成预设活动,预设的活动也可以留有生成的空间。其次感悟到要使预设与生成两者间有机的结合,教师必须根据目标及幼儿的需要和已有经验以及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生成活动。随着研讨的深入,教师们对生成课程的认识会更完善、更全面。在学习研讨中,教师们端正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又如“在游戏课程中对幼儿生成活动回应策略的研究”学习时,我们先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生成活动中回应指导的策略,接着组内的各班展示了区角游戏,每一级有一个班代表本年级组在园内公开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组内老师群策群力,共同协商游戏活动的方案,并根据各年级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了情境性的游戏情境,在材料的提供上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学习中老师也懂得了,在教学过程中,目标、重点突出,简要、明白、确切,富有针对性、关联性、综合性和有机性。
02
构建教育新理念,作合格的幼儿教师
当前,全国范围内对课程改革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们也利用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幼教杂志上的有关文章,收集各类幼教新信息,并把各班开展的主题活动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交流,达到经验的分享。我们还深入学习讨论《指南》的理论和精神,重新审视教师的教育行为,并使正确观念内化成一种教育理念,时刻支持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提升的同时,获得了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
02
01
让评比成为分享
提到评比,教师们大多觉得紧张和害怕,为了消除教师的消极情绪,让教师的聪明才智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我们弱化了原有“评比”中的评价、竞争态势,变“评比”为“分享”,变“个别化展示”为“集体性尝试”,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实践。如创设环境评比要打分,教师在紧张之余大多关注自己的分数和等级,偏离了环境创设评比的初衷,后来我们把环境评比变为鼓励分享,得到了教师的欢迎。
02
外出培训老师做好引领作用
为了帮助教师能获取最新信息,开学初外出观摩活动的教师会及时反馈,让其余的教师从一个个优秀的活动中受到启发,获得感性的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将多媒体技术也运用到了听评活动中,为了提高教师实践反思能力,我们还将外出观摩的活动摄录了下来,并通过看录像的形式进行研讨活动,大家在教研活动中可以边观摩边研讨,还可对于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录像的重复放映来研讨达成认识。通过录像观摩,帮助教师疏理提炼了与正确教育观念相符合的教育行为,形成了与正确教育观念相匹配了行动策略。
03
年轻教师积极发挥才能
我园教师基本是富有朝气的年轻老师,对工作充满热忱和激情,通过不断教学研讨,教学水平也明显有所提高,大家对待教育工作认真好学,尤其是艺术教育比较有特色。而且能以素质化的教育为指导,积极开展特色教育,且做到活动教育化、游戏化。老师们都能认真对待每一次教研活动, 认真做好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准备工作,同时我们还灵活地运用了独特的教研模式,来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例如:互动式的研讨学习方式,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建立了“人人是主持者”的活动思路,发挥各组员教师的优势,以点带面,分享教育工作中的成果。每一次活动都由不同的教师主持,提供素材,大胆研讨,通过这种方式,使教师之间获得不同教研信息的交流,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以此让教师以理念去指导教育实践。拓宽研讨的思路,在研讨中感悟学习的真谛。小班的口老师在进行家长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使他们班在开展各项教育工作中都能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教研后的今天,能和家长们互动,共同开展教育教学,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期盼的效果。
教研活动作为教师学习的阵地,提高保教水平的 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教研活动方法,能使研究更为深入、精确。尽管,在本学期,我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理论学习理解不透彻,误解误用理论概念。
2.由于教师个人幼教基础的层次不齐,对于理论,实践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尤其是在开展生成式教研活动中,成长太慢。
3.积极创新教研活动面面俱到,但不够深刻。
2020年教研工作安排
1. 园本教研活动上游戏化、案例化;形式上,多采用解惑式、磨课式、集体备课式,形式多样;在方法上,采用“师带徒”穿帮式。
2. 在科学领域进行“一课多研”,注重幼儿体能训练,开展同领域教研活动。
3. 鼓励教师向高一级报刊、杂志发表论文、随笔。
审核:杨红林
编辑:付荣
校对:潘彦文 袁会云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