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提升阅读教学效益
飞云镇中心小学 雷小花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取得成功,情感体验不可或缺。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情感这把钥匙有效地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教学效果。
一、挖掘情感因素,以情动人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既似一部小百科全书,又如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使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又要使学生看到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绚丽多彩的生活画面;还要使学生感受到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使学生体验到其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情感,充分运用教材增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力。
1.挖掘教材中培养情感的因素。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蕴藏着很多培养情感的因素。教师要认真研究,掌握教法,积极挖掘情感因素,充分发挥教材的感染力。如《烟台的海》一文,作者以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激情,用色彩浓重的笔调,描绘出了烟台的海冬日凝重、春日轻盈、夏日浪漫、秋日高远,“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前赴后继、锲而不舍……扑向……溅起……发出雷鸣般的轰响”等等,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优美的词句,进行丰富的想象,不仅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恋之情,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和学习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的情感;《大江保卫战》一文,可以把文本中的插图放大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的外貌、神态,充分体会人民子弟兵为了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2.吮吸教材中的情感养料。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丰富的情感养料,但它不会自然地为学生所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主动吮吸教材中的情感养料。如《白鹭》一文,让学生抓住“精巧”和“韵味无穷”两个词来理解白鹭,激发学生爱鸟、护鸟之情。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二泉映月》一文时,结合欣赏《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情感体验更加真实丰富。
二、创造阅读情境,以情感人
情感教育是一种艺术,需要创造一种意境和气韵。小学生的情感特别容易受老师的情感影响,也容易被文本中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感染。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时,老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渲染人物形象,首先用语言描绘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军号声、机枪声、喊杀声……敌人垂死挣扎,穷凶极恶,机枪口喷出火舌,战士们一个个倒在血泊中。抓住课文重点词句引导分析情境,紧扣“昂首挺胸”“像巨人一样”并想象董存瑞左手举起炸药包,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火光中董存瑞钢铸一般的脸,在火光与英雄的闪现中,红旗迎风飘扬,让学生体会英雄气贯长虹,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的高大英雄形象。
三、营造和谐氛围,以情育人
研究表明,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能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并能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习潜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善于将自己的心境调整到最佳状态,对教学内容阐述精确,语言富于情感,表情亲切自然,更要善于诱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敏锐捕捉学生的情感变化,并以宽容期盼之情的对待学生。
1.创设情境,情感自然渗透。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体鲜明的画面,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往往能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情感也就由心底油然而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利用录音、幻灯及多媒体课件等辅助设施可以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鲜活生动的画面,撼动心灵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讲述。在这种刻意营造的情境中,学生的各种感觉活跃起来,情感上更容易与作者达到“契合”。如三年级《画》一课,描写了王冕画荷花及雨后荷花的美丽,文中所蕴涵的情感通过教师精心制作课件及图片表现出来,此时,让学生闭目遐想,随着教师绘声绘色地朗读,学生对雨后荷花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表象,然后再依据生活经历展开联想、想象。学生们纷纷发言。他们仿佛看到了雨后的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满湖通红,碧绿的荷叶上,清水滴滴,衬托着朵朵美丽的荷花。活跃的想象力使得学生在充分体悟作者情感的同时,将自己的情感也充实进去,以独特的情感体验获得独特的认识。
2.角色扮演,再现情境。叙事记人的课文,其情感要靠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表露出来。儿童表现欲强烈,乐于扮演角色。教学中,不必直接告诉学生善恶、对错,只让他们依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中的角色演一演,“入境”才会动情,“动情”才会晓理,学生在情境中把自己的活动同真人、真事相比较,通过情感迁移,对自己周围世界形成了自己初步的判断能力。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诱发和激励学生的良好的情感体验,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