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群文阅读—从细微中感知爱》教学设计
东街小学 辛丽娜
文字作品中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个性丰满的人物形象。就不能很好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形象呢?1.从语言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形象。2.从动作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形象。3.从外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形象。4.从场景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形象。总之,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形象时,要从文中具体的细节描写处入手,并抓住文中抒情和议论的句子,判断作者表达的情感,然后用恰当的语言概括出人物的形象。
五年级孩子的思维活跃,求职欲强,乐于表达,善于交流。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领悟作者表达方式,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能力较强。他们善于阅读,已经掌握了许多阅读的技巧,能够快速的阅读文章。但阅读文章只是停留在表面,只知其文不知其意,不会抓住文章细节描写来更深层次的体会文章。所以,现阶段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价值观以及生活体验,启发学生抓住细节和情感去品味作品,显得至关重要。
本组的专题是“父母之爱”,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三篇文章,这样的整体安排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感受来自日常生活中最普通最伟大且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父母之爱,从而更加理解父母、孝敬父母。在学习本组课文时,要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体会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一课时
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第六单元《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通过群文阅读运用浏览、速读、跳读等方法阅读抒情文章。
2.通过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场景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重点句段设身处地地感受其中的深意和情感。
3.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1.导入: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就是父母之爱,父母之爱像阳光般温暖,像山泉般清澈、甘甜,像雨露般滋润孩子心田。今天群文阅读课我们要欣赏三篇文章。第一是梁晓声的《慈母情深》,本文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的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第二是吴冠中的《父爱之舟》,本文围绕“父爱”这一中心,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写出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第三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本文主要写了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看这三篇文章是怎样表达父母之爱的。
2.读文:读《慈母情深》
(1)简介:课文写作背景,让学生走进那个时代,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艰难。
(2)分析细节,感受母爱。
①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吃进了肚子里,从这一细节中你读出了什么?
②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的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母亲“掏”钱这一细节描写说明了什么?
③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绿状态……,这四个“立刻”说明了什么?
4、“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的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表现了什么?
5、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从反复出现的“我的母亲”你体会到了什么?
(3)感悟作者的写法
(教师适时引导,总结,使概括更准确。)
常见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这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共同的作用是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人物思想感情。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作者对场景的描写,场景描写是对某一个特定时间和特点地点范围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在文章中恰当熟练地使用场景描写,有利于塑造出更鲜明的人物形象,抒发更深刻的的感情。如文本中母亲工作的场景描写,通过描写一个压抑恶劣的工作场景,塑造了一个伟大母亲的形象,表现了作者的震撼与内疚,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佩。
读《父爱之舟》
(用同样的方法再读这篇文章,体会父爱的真挚和深沉。)
师:请同学们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回顾梦境场景,梳理主要场景。
生1:父亲添桑叶,买枇杷。
生2:父亲送我上学,心疼我被虫咬,要换房间
生3: 父亲带我逛庙会,买豆腐脑,做万花筒。
生4:父亲雨天背我上学
生5:父亲为我凑学费,铺床。
生6:父亲送我报考师范学校
生7:父亲为我缝补棉被
(4)本文给我们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
品读“精彩极了”和“槽糕透了”最后一自然段,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槽糕透了!”“精彩极了!”“槽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的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他不被那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5)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两种不同的爱对我们成长的作用。
预设:在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父母的爱时,要引导学生举具体的事例有序地说一段话,适当地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比如运用人物的语言来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运用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感受等。
3.列表格梳理三篇文章异同:
(1)相同点:
文章都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表达母爱,都通过刻画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以及对场景和细节的描写来表达感情。
(2)不同点:
|
文章标题 |
|||
|
主人公 |
|||
|
事件 |
|||
|
写作亮点 |
母亲虽然辛苦操劳,却仍慷慨地给钱让“我”买书;父亲历尽艰辛,用一只小鱼船托起“我”的求学梦。父母是我们成长路上忠实的伴侣,他们的批评和鼓励使我们成长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无私的父母倾尽了心血,操劳了一生,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珍惜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
慈母情深→母爱
父子之舟→父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父母之爱
1.《纸船》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到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2.散文《背影》
仿照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把自己亲身经历的最感人的父爱或母爱的情节写下来。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