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你可能从未发现,阅读是如此有趣
城关镇杨柳小学 辛雪梅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同理,在阅读中不断提出疑问,然后通过思考、查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等方法,找出解决疑问的方法,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学会质疑有助于学生在阅读时更专注,有助于学生思考得更加全面和深入。那么,我们如何在阅读中质疑呢?
01
抓文章题目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窥视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我们可以抓住题目提出问题。如《走月亮》一文的题目,直接点明了事件,我们可以问:什么是走月亮?作者和谁一起走月亮? 他们什么时间走月亮?他们走月亮时看到了什么?
02
抓关键词句质疑
读一篇文章,只有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了关键词句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阅读时,我们可以抓关键词句质疑。如《金色的草地》一文,可以针对“有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这句话质疑:为什么草地的颜色会变化?经过思考,我们可以找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03
抓矛盾重点质疑
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则精彩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老屋”老了,本应该倒下;但是老屋却一直没倒,这就是个矛盾点,我们抓住这个矛盾点进行质疑: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了呢?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就明白了文章的主旨。
04
抓课文难点质疑
课文的难点,就是学生难以理解之处。如《观潮》一文,“全文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从哪儿能体会到?”是本文学习的难点。我们针对难点提出问题,然后解答问题,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05
抓文章结构质疑
围绕文章结构进行提问,不仅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能从中领悟和借鉴作者的表达方法,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我们可以这样提问:“课文重点写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为什么开始要写雨中的杨梅树?是不是有点多余?”通过思考,我们可以明白:杨梅的形状好看、颜色鲜艳、味道甜美和春天雨水的滋润分不开。所以这样安排不多余。
06
抓文本空白质疑
有的课文有省略的地方,我们可以针对作者留下的这些“空白”提出问题。如《在牛肚子里旅行》中,“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我们可以针对省略的地方提问:你觉得得救后的红头会对青头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友情的宝贵。质疑能帮助我们钻研课文,使我们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新的课文。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