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作者简介:袁会云,女,甘肃泾川人,毕业于天水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喜欢三尺讲台,喜欢文字涂鸦,相信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相信简单,相信努力,愿微笑向暖,一路向前。
19
读泾川
文/袁会云
如果写诗,我不敢写泾川
那里诗歌太多
庆幸,大云寺的高塔
播洒的金色阳光
流淌的不止诗词歌赋
那年杏花微雨
那个扎着辫子的小女孩,羞涩,懵懂
初次走近你
奔走,只为一个孤独的名称
六月,成熟的麦浪在田海里微笑点头
高考的学子们呐
多一分,也许就能到达梦想彼岸
我正执笔追梦
宫山巍峨,轻声呼唤
来吧,孩子
怯怯望着
我怕太近,不敢呼吸
我怕太远,失之交臂
此后,你是思念的绵长
泾川
你的名字,我的心里
如日如月,如灯如钻
然而我不能撒谎,你只是个过客
村庄那条小路,如丝如线
系住游子的心
城市的天空宽广
却独缺了替我遮风挡雨的那双翅膀
我知道村口小路边张望的眼神
是割舍不掉的牵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泾川
再次和你相拥
便注定一生一世
三尺讲台一支粉笔
追梦女子不曾停歇
感谢你,给我坚韧不拔
感谢你,许我如痴如醉
去窑店捡起一个熟透的苹果,将岁月守候
去飞云看古老的戏台,将乡愁凝望
去关山林场找那棵老槐树吧
年少的余温还未散去
在挽头坪感受火热的思念
那是罗汉洞的柿子红了
黑河,那是心灵的乐土,一定让你魂牵梦绕
你的美,我知之甚少
用一生来读你,够,还是不够?
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孩子闹着要回家
爷爷笑问,哪里是家,家是哪里
“泾川呀”
泾河流水,让我用手中的笔,将你的思绪流淌
小城泾川,让我用心中的恋,漫步在你的心田
作者简介:卢春艳,甘肃泾川人,玉都中学老师。
20
读泾川
文/卢春艳
巍巍宫山
悠悠泾水
不仅孕育了泾州文明
也催生了泾州这座魅力之城
泾州古迹遍布
从中可以探寻历史的源头
站在泾水桥头
泾河玉带般蜿蜒流过
宛然展开一幅历史画卷
悠悠往事缓缓流过
泾州
以山为衣
以水为带
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画
既不张扬
也不妖艳
宛若周敦颐笔下的莲花
你的乳名唤作泾州
长大后便取名泾川
更名之后
你没有失却孩童时代的聪慧
而是敞开胸怀
以一种更加博大的胸怀容纳世界
泾川是一位美丽的少女,
富于幻想
富于诱惑
尤其是对于我
她的如若随风起舞般的浪漫
常常使我感动
泾川
是一位慈祥的母亲
勤劳善良
智慧勇敢
富有远见
她深厚的文化积淀
自古至今
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儿女
泾川
依山傍水
是一座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构建的宝库
其中的珍品不枚胜数
很年轻的时候
我就恋上了她
梦幻和遐想就成了我解不开的心结
清晨的王母宫山
弥漫着雾
蒙胧的雾像华丽的幔帐
罩着一片片耀眼的新绿
翠色掩映之中
回屋的身影若隐若现
曲折的山路上游人如织
盛夏时节
远远望去
整座山峰好像一颗巨大无比的绿宝石
苍松翠柏
映着阳光闪闪发亮
不需要任何美丽的装饰
它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个最完美的奇迹
大云寺的古塔
默然而立
塔内的舍利刻写着它的年轮
地雕铭文再现了辉煌的历史
领略高耸的佛塔
瞻仰佛祖舍利
大唐盛世佛教雄风历历在目
沿着大云寺的台阶拾级而上
宛如与一位历史老人谈心
亲切感受泾川的悠久历史
绿树环抱着古塔
河水倒影着塔身
呈现出海市蜃楼般的圣境
风情大道上
夕阳正好
河水滋润着沙滩
休闲的人们正在那儿尽情地享受
在白家结庐隐居
远离城市的喧嚣
远离工作的压力
卸下一切烦恼忧愁
到那一方大自然的净土中放歌山水
去沐浴身心
放松心情
春天
那盈盈的绿意
那醉人的芬芳
那明媚的阳光
令人为之心动
盛夏
轻纱般的云雾
清冽的甘泉
温柔的和风
无不令人陶醉
美丽的泾川
我可爱的家乡
泾河的水滋养了我的灵魂
置身古塔之上
一切是那么神圣
我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
迷人的泾川
张开温柔的臂膀
欢迎远方的客人
请你留下来尝尝南门的酥油茶
开放的泾川
蕴藏着一种无声又强大的力量
以其博大的胸怀
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
不断洗涤着人们的心灵
它能接纳一切、化解一切
会带着你跨越困难,找到新生
使你的生命更加饱满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我们一起举起酒樽,共襄盛世
见证世界的美好
一起走进新时代
作者简介:史录选,甘肃泾川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平日喜欢读书、写作、旅游、听音乐,先后在全国十多家报刊发表各类文章96篇。
21
读泾川(组诗)
文/史录选
█泾河边,走来一个唐朝女人
泾河边,走来一个唐朝女人
她婀娜一般的英姿
她娇嫩一等的肤色
每当她出现在泾河边
水中的鱼儿腾越不止
岸上的花草频频晗笑
就连王母宫内的钟声
比往日清脆了几分
泾河边,走来的是谁家的女人
她跨越几百年的时空隧道
孤独地譬如一个刀客
从古长安走来
踏着这曾经的丝绸之路
寻水而行
水是生命的源泉
因为有水
才有生命甘甜的奶浆
泾河边,走来的这个女人
这个唐朝女人
莫非就是西嫁的文成公主
五彩缤纷的裙带
和天边彩霞媾和辉映
泾河边,龙王挂出来的一个梦
走来的这个女人
我们不要追问她原初何方
有女人的河才有生机
有生机的河才有魅力
泾河,因女人而得名
干脆我们叫她
母亲河
█泾川,山里的母亲
母亲一辈子没有走出大山
母亲临走的时候
把遗嘱贴在了山的回音中
声音特别嘶哑
母亲对我们始终割舍不下
母亲走了快要三年了
我们只有忙碌的时候
才会想起母亲
母亲就是支撑我们生活的一把农具
母亲是山里母亲
山里母亲不懂得什么是美
山里母亲的手掌订满厚厚的茧子
有茧的日子踏实
山里母亲不懂得体验浪漫
山里母亲把婚姻看做结伙过日子
山里母亲的爱
火一般的燃烧
山一样的深厚
山里母亲只会说一句话
做了就做了,没做就没做
山里母亲就这么厚道
带我去看杏子如何长大
推我进羊圈如何挤羊奶
教我唱山歌如何把口型张大
看我画风景竟然还指指点点
这就是山里母亲
这样的母亲
我一辈子怎能忘记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