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麦黄时节
泾川县东街小学
曹海霞
又是一年麦黄时节,火辣辣的烈日,奔忙的农人,满眼或黄或黑的麦粒摊晒在各家的场院里,宽阔的马路上。只是今年雨水来的并不是时候,跨年的奔忙,满心的期盼,转瞬成空。在这个火红的六月里,农人的心里掠过丝丝的寒凉。老天爷就像一个手握大权却又想当然滥用的昏君,让人生厌却也无可奈何。
每每回忆起这个时节,脑海里就会涌起满嘴的土腥味。我真希望记忆里,我是那个头戴柳枝编成的小帽提着水壶乱跑,或是在麦垛里翻跟头,头上顶着几根麦草的小丫头。可打记事起,打能拿得动镰刀起,我就是麦田里的主角。看着烈日下翻滚的麦浪,满山满洼的金黄,没有喜悦,没有诗意,只有愁绪。六月的艳阳,热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瘦瘦弱弱的我紧跟在父亲后面,弓着身子,半弯着腰,左手抓着麦子,右手挥动镰刀,长长的麦田,似乎永远也望不到边。任凭汗流浃背,满脸污垢,汗水顺着脸颊流进嘴角,咸咸的,涩涩的。日头越毒,似乎手中的镰刀越快,胳膊上,腿上布满被麦茬拉出的红的白的道子,有些地方被戳破了,正渗着血……就这样,割麦,捆麦,再把捆好的麦子拉回场院晾晒,然后打碾,扬场,最后把麦秸码垛,麦粒归仓,我一样也不能落下。母亲多病,而父亲一干活就会发脾气,所以我必须顶上去,这些我都懂。在一眼望不到头的麦田里,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拼了命地努力,一定要改变命运,脱离这片土地,我绝不能容忍一辈子过这样的日子。我讨厌与土地有关的一切,它勾不起我的田园情怀,没有一丝甜蜜的记忆,只是不解为什么我恰好必须是那个在麦田里挥舞镰刀的孩子,她还只是个孩子!
记忆中与收麦有关的两件事我一直引以为傲。一个是捆麦。在割倒的麦子里找一些长一些的韧性好的,分做两股右手一扭,左手一分打成结平铺在地面上,放上的麦子,然后用膝盖顶住,两手交错拉住麦秸拽紧后,左手不动,右手转一圈,左手顺势往下一扭,一捆麦子就系好了,手法娴熟,所以捆好的麦子很少散开,因此经常受到大人的称赞。另一个拿手好活是扬场。将打碾出来带壳的麦粒堆放在风口,看场院边的柳梢动了,起风了,用木锨把麦粒扬出去,眼看着颗粒饱满的麦粒圆滚滚地顺势落下来,麦壳和其他杂物被风送出去好远,那种感觉真是妙极了。不过还得提防旋风或是风突然间停下脚步,麦粒又和麦壳混杂在一起不说,还会让你灰头土脸,满嘴土腥,半天缓不神过来。
记忆从二十几年前拉回来,我已不再是那个在烈日下挥舞镰刀的小女孩,我也明白吃苦并不等同于受罪,之所以觉得那段日子苦,是因为记住了那时父亲斥责母亲时阴沉的脸,是因为忘不了母亲把我推出去的无奈与泪水,好在,一切都过去了。今日此时,我在凉快的房间里欣赏着女儿熟睡的脸庞,屋外烈日下一个男人在奔忙晒麦,木锨和麦粒接触发出的声响刺耳而熟悉。我想:我的小公主,尽情享受这岁月静好吧,爸爸妈妈会为你负重前行。我也深知这一切,要感谢党的富农好政策,要感谢科技让机器解放了农人的双手,更要感谢那个愿意为你撑起一片天,有一个坚实的臂膀给你依靠,且无怨无悔的人。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