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党原镇合道小学 王红燕
我的父亲和许多人的父亲一样:平凡而又普通,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像一把利刀,无情地在他的额头刻下一道道沧桑。每每看到父亲日益苍老的脸;日益佝偻的;日益霜白的鬓发;日益蹒跚笨拙的脚步,我都不禁难过:我长大了,父亲却老了!
父亲虽说是一位农民,身上却有着文化人的特质,他有思想、有追求、爱学习。父亲最早是一位井下工人,由于发生了工伤,他就在外面做起了修表的小生意,后来我上了小学,父亲和母亲就都回家了,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农民。那时候和父亲同龄的人,对庄稼活早就是轻车熟路,干什么都有他们的一套经验,而父亲却一窍不通。父亲除了向别人学习、请教之外,还买来了许多书,有关于小麦种植的,苹果树修剪的等等,每天干完农活之后就捧着书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短短几年我家的果园已是村里数一数二的了,庄稼也是连年丰收。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对我们姐弟很少不问青红皂白的大打出手,每次做错了事,他都会找我谈话,给我讲道理,我这人天生脾气犟、性格倔,不管和谁有了争执,总喜欢冷战,每次父亲都会帮我调和,为此,我更加的依赖他、信任他。学生时代,我收到的第一份所谓的“情书”,我也是拿给他看的,因为我当时不知所措。父亲告诉我:“你现在是学生,要以学习为主,不能分心”。在以后的求学路上,每当我处于青春的悸动中,身陷恐惑,迷茫时,我都会想起父亲的教导,告诉自己这一切都太早,青春时代,不只是为做梦,更要汲取丰富的知识,练就一身本领,这样才无愧于父亲额头上的汗珠,无愧于母亲白发上凝着的希望,无愧于我的青春。
临近师范毕业,马上要步入社会,我不知自己将何去何存,怕自己参加招考失败,没有工作我该怎么办?是父亲的纸条还有那封信给了我信心,帮我拂去了心中的那份迷茫。至今我都记得那印象深刻的几句:“女儿,你是我的女儿,我×××的女儿就应该像天空中展翅翱翔的雄鹰一样坚强、勇敢……”。每想起这句话,都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以至于多少年来这句话成了我应对一切困难和挫折的力量。
19岁参加工作,每周日晚的电话总是必不可少的,父亲总会问我:“是否安全到校,今晚例会又说什么了?” 而我总是乐此不疲地给他传达会议内容,或许他听得懂,或许他听不懂,但他喜欢问,我就乐于讲,而且这样的习惯一直持续到我结婚。
20岁,有人给我介绍对象,父亲说:“我觉得你现在谈婚论嫁尚早,刚步入社会,不谙世事,趁着年轻,先干好自己的工作,好好享受生活,婚姻对女人的羁绊还是比较多的”。如今我对这些话深有体会,女人总要留些时间给自己。
父亲的一生于他而言,有着太多的遗憾,没能给妻儿富裕的生活,没有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可于我而言,有着深远的意义,无论在学习、工作、生活都能给我指点。与其说我们是父女,倒更像是朋友、知己。俗话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情人”,这话一点不假,有女儿的爸爸是幸福的,有爸爸的女儿是最具安全感的。每次看到街道上如花般的女子依偎在爸爸身边,两人并肩行走,或谈笑风生,或默默不语,我都心生羡慕,因为不管哪种情景我都觉得其乐融融,是世上最美好的画面,如果父亲没有外出打工,那我也可以……
时光如水流逝,岁月无声催老。每一天都过得忙忙碌碌,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精彩。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走过一程又一程,蓦然回首,父亲已渐渐老去,关于父亲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且行且珍惜,希望来世我们继续做父女,那时我要更加努力,寻找更好的自己,以便成为父亲永远的骄傲!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