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浅谈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泾川县第三小学 陈英妮
科技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一个重要途径。积极引导小学生参加科技实践活动,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动脑能力,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学校风靡的航模、小发明、创客实验、数学思维训练等社团活动,就是注重这些技能的培养并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实现了小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整合,增强了小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下面我就结合我校的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教学实践,浅谈几种有效开展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途径。
一、创建各种科学实践功能室,是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
科技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活动场地和设备,只有解决了设备和场地问题,才能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学中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整体利用,要求具有相关的硬件设备作前提条件。为了落实好科技校园的创建,我们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科技流动馆”、“科技长廊”、“创客实验室”、“机器人演示实验室”、“数学思维训练室”、 “计算机室”、“录播室”、“科学实验室”、“绿博园”等三十多个科技活动功能室,为学生创造了一流的实践基地,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学习氛围,落实了科技实践活动开展的基础保障。
二、利用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其动手动脑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科技实践活动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我校专门开设了:数学思维训练社团、 计算机社团、创客实验室社团、机器人演示实验社团、航模社团、科学实验室、折纸社团、美术社团、二胡社团、古筝社团、舞蹈社团、合唱社团、象棋社团、文学社团、汉字乐园等三十多个社团组织。每个社团都由专门的专业老师进行组织教学,每个社团都各具特色。
例如:数学思维训练社团就别具一格,本学期老师主要开设了玩转孔明锁、学会美丽魔方、会画思维导图、数学之家等四大块教学能容。学生通过学习孔明锁的各种解法和魔方的各种玩法既拓展了数学思维又训练了动手能力。这种先实践操作然后再绘制解锁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也是发散思维教学的一种手段,它充分实践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为了增强社团的趣味性,老师又以手抄报和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更多数学家的故事并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还让学生编排有关数学思维方面的话剧小品等文艺节目在班级和全校展演。从而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其他社团也不赖,在科学实验室里学生可以亲眼观看各种天文现象、可以与各种行星对话,让书本上那些静止的画面变得生动直观,学习地理知识一点也不难了;在机器人社团学生可以亲自演示各种机器人小发明,从而近距离的与科学对话,身临其境;在各种民乐社团孩子们可以尽情的与艺术交流,既学到了技能,同时也拓宽了视野。利用社团活动来激发小学生的科技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很具实效性,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究。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1.通过科普宣传来提高学生对科技实践活动的认识。
为了提高小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在校园布置上我们都以科学知识为主,校内走廊上、楼道里、教室里、各个社团功能室都布置和张贴了各种科学名言、科学名人、科学小常识等方面的标语或专刊,为学生营造了丰富而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还在校内举行了科普知识展览、科技知识讲座、科技知识竞赛,科幻画展,还经常组织学生在家里或到社区进行科普小宣传。如在流行甲流期间,学校曾聘请医学专家就有关科学防治知识进行了专题讲座,然后要求学生将宣传资料带回家和家长一起学习,解除了学生及家长的恐慌心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组织学生们上街向广大居民介绍水电常识和节约水电小窍门,介绍能源背景,宣传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广泛传播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和安全健康等理念,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小手牵大手”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让学生提高了对科学的认识。
2.通过手工制作和小发明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小,参加劳动实践的机会少,那么制作小玩具、小工艺品不失为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好方法。空瓶、碎布、硬纸壳、废纸、线团等都是制作的好材料,只要孩子喜欢,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科技小制作。多动手会促使大脑得到开发和锻炼,促进智力的发展。同时也让他们从小养成爱钻研的习惯。在全县的“科技展览节上”,我校学生就大显身手,有的用一个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一个浇花的喷壶,有的用各种易拉罐做的龙船、靠椅沙发,有的用彩色卡纸做的飞翔的小鸟、绽放的花朵、可爱的时装秀、重力车、电动钢笔、人造飞雪等作品让人爱不释手。你不得不惊叹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是科技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同时让学生从中认识到:生活是科技创造发明的源泉,只要勤于动手和动脑,科学无处不在。
3.通过亲自水培或栽种各种植物,来体验科学的无穷乐趣。
只有让孩子亲自参与了,然后得出来的结果,才能加深孩子对各种科学知识和自然现象的领悟与理解能力,而这个参与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在这方面我们有专门的绿博园基地,老师引导学生亲手在了洋葱、向日葵、绿萝、富贵竹等各类花卉植物的水培,将它们成列在绿博园,并让学生按时换水,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并做好笔记,在班上交流心得。还专门将这些事写进了“成长记录”。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整理分析能力。通过亲自实践,学生不但能获得一些浅显的科技知识,还能培养科学志趣,掌握科学思维方式,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教育工作者既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更要把社团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努力寻找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途径和办法,引导学生不断地创新,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上播撒科学的种子,让学生从小树立“科技兴国”、“科学魅力无穷”的大科学观,为将来更好的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做出贡献而奋斗。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 【教学研究】泾川县教育局教研室:高考前一个月,各科冲刺复习建议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