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本文为平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以读促悟”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PLG192)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窑店镇中心小学 杨秋娟
《一夜的工作》这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歌颂了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赞美了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辞辛劳忘我工作的高尚品质和简朴的生活作风。全文重点贯穿一个“情”字,一种无限的思念之情,一种崇敬和爱戴之情。在教学中,我通过自己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带着动情地解说,基本按自己的预设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并且达到了预想效果。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自认为做得好的地方有:
一、丰富课前感知,激发学生情感
首先我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图片等,并在新课导入时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周总理有一个初步认识:生前喜欢佩戴一枚“为人民服务的徽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直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引导学生同老师对读臧克家为纪念鲁迅而写的《有的人》,奠定本课的感情基调。
二、运用作者与读者对话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方面展开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找出文中描写“劳苦”和“简朴”的语句,并在自己最受感动的语段旁边做好批注,然后与作者的“扮演者”谈感受,使学生在谈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
三、创境朗读设情升华对总理的崇敬与爱戴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总理那种不辞劳苦忘我工作的高尚品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怎样才能突破这一点呢?在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探索,我认为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就必须拿自己的情去撞击学生的情。
创设情境朗读就是最好的办法。当同学们交流总理办公室陈设简单时,我发问:在这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里,你们看到了什么?(生答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接着发问:在这座高大式的宫殿式的房子里有高大尚的办公桌吗?(生答没有)有漂亮的真皮沙发吗?(生答没有)有的只是–生接: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周总理一丝不苟批阅文件段落,我设置了四次引读:夜幕降临,华灯初照,周总理坐在写字台前,打开了今晚要批的第一份文件,只见他–(他一句一句的审阅…….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只听见时钟滴答滴答的响声,周总理坐在写字台前,有打开了另一份文件,只见他–(他一句一句的审阅…….有时问我一两句);夜深了,劳累的人们早已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周总理仍然坐在写字台前,聚精会神地批着文件,只见他–(他一句一句的审阅…….有时问我一两句);夜色阑珊,东方吐白,周总理还是坐在写字台前,打开了今晚要批的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这(他一句一句的审阅…….有时问我一两句)。
作者看到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想到的,发出的感叹此环节采用师生对读的形式进行,受师感情的影响,学生读出了对周总理的崇敬与爱戴之情。这也正是本节课的闪光点。
四、课外拓展、小练笔环节设计精巧
借助班班通设备,播放课件观看周总理最后的生命历程,并伴奏悲伤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了解周总理在患肺癌晚期,还日理万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想着他人。再次感受到了总理的伟大之处及人民对总理无限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在学生心潮澎湃之时,鼓励学生将心中的千言万语写出来交流,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他们将自己对周总理的赞美及心里话写得真实感人。
但回想起这一节课,也有一些遗憾:
一、由于引导学困生占时太长,导致授课内容在下课前未完成,拖堂3分钟,小练笔过程仓促,整堂课显得前松后紧。
二、本节课给学生思考和质疑的时间有点少,教师讲解、引导、评价过多,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更大程度的体现。
三、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背景制作太深,后排学生看不清楚课件上的字体,影响朗读效果。
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就是在不断的反思,不断的交流中提升的,今后要针对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经常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得与失,这样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效益。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