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玉都中学 李 尉
使课堂变得高效、和谐是每一位老师的愿望。但上课期间学生的主动性不够,很容易让课堂变得乏味,不仅影响老师的课堂效率,还严重挫伤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呢?
01
从兴趣入手,激发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高效的课堂离不开每个学生的参与,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真正的爱上这门课程,才能真正的投入到课堂中来。历史这门学科,它的趣味性很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和学生进行必要的互动,或者通过视频短片进行导入,在课前就把课堂气氛搞得活跃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比如在《“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一课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放映历史素材《贞观之治》的部分视频片段,通过视频带领学生感受历史、回顾历史,加深学生的体验。
02
从问题入手,引导自学
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设问。抛出问题、设置悬疑,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不断的去思考、去探索、去解决问题。这样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大有帮助。比如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盛极一时的隋朝》,就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吧:隋朝是怎样建立的呢?谁可以站起来给大家说说隋朝大运河呢?隋朝的科举制是怎样诞生的呢?隋朝是怎样灭亡的?”学生可以抢答,齐声答,老师也可以点名回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也引发学生产生新问题并积极思考当中:隋朝灭亡之后中国的历史又将如何发展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带领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继续设问:“隋朝灭亡后我国进入了那个朝代?这个朝代是谁建立的?什么是“贞观之治”?什么是“开元盛世”?”设问中明确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带领学生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上课热情,还可以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
03 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安排学生合作和讨论。通过合作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设置探讨性问题,让组内合作学习,各个小组之间讨论学习,课堂上可以进行抢答,答对的小组可以适当加分。一节课结算一次,得分最高的小组可以得到奖励。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04
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提升
课后练习不能少。如果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学习而课后不加以练习的话,很容易会造成知识点的遗忘,让我们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要拿出5-10分钟去做一些巩固练习,老师督促学生当堂完成,学生不懂的地方老师分析讲解,真正的做到“堂堂清”。
在课堂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通过老师的巧妙引导和合理的教学设计,学生们的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学生们的能力才会展现出来。采用一些有效的技巧,提高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学习起来很枯燥,需要大量的识记,这就需要教师更多投入到课堂,运用课堂技巧,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们愿学、乐学、爱学习!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