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中高效的学懂科举制
高平中学 张文东
科举制度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的内容,考试题中以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为主要题型,一般为容易和中等题型,是中考和高考的高频考点,也是历史学科的重点内容,通过几年的教学积累一些经验。
教材中这样定义“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实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科举制的概念理解还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一,隋炀帝以前用什么制度选官?二,隋炀帝为什么要创立进士科?三,科举制为什么能成为以后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特别是利用上述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时还不能完全理解能力较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提出如下“三步法”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第一步:教师同学生回顾隋朝以前的选官制度,并点出九品中正制。分析九品中正制的弊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
生:“九品中正制”发展到隋朝,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只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无论有无才品,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师总结:“九品中正制”发展到南北朝时,出现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这大大威胁皇权,所以,到隋文帝时废除了九品中正制,注意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第二步:分小组合作探究,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小组内讨论完成,并派代表公布本组答案。
师:科举制度创立的标志?
生答: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师补充:大业二年,隋炀帝增设进士科,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
师: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生答: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能的读书人。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师: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不同?
生答:科举制选拔不看重门第,而是看考试成绩。
师总结: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使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第三步:出世习题在练习中巩固和升华知识
师利用PPT出示练习题目,由学生作答,
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与这首诗相关的制度是( )。
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生答:选D,科举制。
师解析:这句诗的大意为“早上还是一个乡村野夫,到晚上就能进入朝廷入将拜相”从寒门子弟到朝廷为官,符合我们学习的科举制的相关内容,所以选择D答案,科举制。
师:出示材料解析题,学生分组合作探究,选派代表公布答案,教师出示参考答案。
材料一:魏晋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派遣的中正官,按出身、品德等方式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材料二:大业二年,隋炀帝增设进士科,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那时的进士科一考政论文章为主,选择“文才秀美”的人才。
(1)材料一所提及魏晋时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为改变这种局面,隋文帝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
师:参考答案:门第出身。隋文帝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拨人才的制度。
材料二中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创立起到了什么作用?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同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你认为材料二中的这种选官制度与材料一中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相比哪种更好?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二中的科举制度更好,因为科举制度使门第出身低的读书人,也可以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通过考试进入仕途做官,可以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直击中考】
(2017年福建)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师解析:世袭制、分封制、郡县制都为政治制度,所以选“科举制”。
“金榜题名”说的是科举得中,也就是科举考中。
“独占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时代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三元及第”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三元及第”,又称“连中三元”。三元及第是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中国古代所有读书人获得过这一称号者也寥寥无几。所以选D答案“科举制”。
科举制的创立、发展和历史意义,作为中考、高考高频考点,最终还是要运用到做题实际中来。通过这“三步法”学生就能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和理解科举制的相关内容。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