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留守儿童,一群折翼的天使
崇信县黄花乡崾岘小学 薛娟娟
起因
写作文之前,我给孩子们读了一篇范文:……小兰经常照顾王奶奶。这些天王奶奶常常头晕。这天她洗了一会衣服感觉不舒服便走到床上躺下了。小兰做完功课,听到王奶奶家没动静,很不放心,就走到她家看看。她一进门,就看到王奶奶在睡觉,阳台上却有一堆脏衣服。她想:对了!王奶奶这些天身体不好,那我就帮她洗吧!于是,她轻手轻脚走进了王奶奶家的阳台,关上了阳台的门,悄悄地洗起衣服来……
大部分学生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把草稿完成了,然后自己修改,同学之间也互相修改了。我一直对孩子们的写作能力比较相信,但我还是特别期待看到他们眼中的真情,晚上加班加点的把作文批阅了。然而,全班13名学生的作文题目齐刷刷的是《胜似亲人》,令人感动的事情也千篇一律的是:小女孩帮老奶奶洗衣服。我不禁问自己:是因为我读的范文禁锢了孩子的思想?还是因为孩子们的生活中只有洗衣服这件事?仔细想想,两者都不是。我读范文之后,给学生说的很清楚,“可以以自己生活中的感人事件为原型”,我想孩子是可以听得懂这句话的。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琐事很多,正能量也很多,感人的事情不仅仅只有洗衣服。深究原因,我认为还是留守造成的。
现状
·问题一:生活安于现状,学习没有动力。父母长期在外,孩子根本就看不到家长在外的艰辛,即使家长偶尔在电话上旁敲侧击,也难以激发孩子报恩父母的念想,认为一切都是随手可得,现在的生活不缺吃,不愁穿,足矣。
·问题二:难出四墙之院,犹如井底之蛙。由于长期爷爷奶奶带领,孩子们常年累月重复着学校、家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走一趟县城也是很奢侈的事情,更不用说去更大更远的地方了。因为生活范围的局限,他们的思维也就像井底之蛙,生活和学习都没有创新。
·问题三:生活单调机械,缺乏活水之泉。这些农村孩子在学校面对的就是班上的十来个学生,回到家里就是家人的家长里短。他们眼中的生活就是如此而已,看不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和更多新鲜的事物。日子久了,也便形成了简单机械的生活,没有太多的眼光去挖掘生活中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
以上三个问题现状是制约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语文学习上体现的更为突出。试想:如果这些孩子拥有健康的家庭氛围;如果这些孩子走出那条羊肠小道;如果这些孩子的生活有大自然的清香,也有城市的繁华……他们的眼中还会只有洗衣服、做饭、扫地吗?
其实,已近深冬,在外打工的家长大多数都已回家了,我在班级群里也提醒家长朋友利用这段时间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当这条消息发出去以后,没有一个人回复,学生的学习依然没有好转,这也反映出另一个问题:家长的麻痹。
一线教师可能都深有感触,受家长重视的学生,学习习惯和生活素养都不会太低,问题学生多半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所致。每学期开完家长会,学生不管是书写还是习惯,都能好一大截。,可是这样的时间并持续不了太久。这就充分说明,家长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家长会结束了,家长突然之间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把孩子的学习抓一抓,过一段时间,又把这事搁在了脑后。
必须搞清楚的几个问题
1
孩子是家长的,不是老师的。 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在讲台上恨铁不成钢地说远说近,最后听家长说的最多的就是:“某某老师,你给咱把娃娃抓紧些,我们又都是些‘瞎子’……”留下的仍然是一个个无力可施的背影和一串串的问题。
2
我们为孩子做了什么?
人民日报《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提出的家长层次论有五层。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试问:你的家长职务现在走到哪个层次哪个级别了?
现代家庭教育的十把刀:
第1把刀:太多的关爱 , 使得孩子不知珍惜;
第2把刀:太多的唠叨,使得孩子逆反对抗;
第3把刀:太多的干预,使得孩子缺乏自主;
第4把刀:太多的期望,使得孩子难以承受;
第5把刀:太多的责备,使得孩子失去动力;
第6把刀:太多的迁就,使得孩子不知约束;
第7把刀:太多的在意,使得孩子要挟家长;
第8把刀:太多的享受,使得孩子不知节俭;
第9把刀:太多的满足,使得孩子缺乏快乐;
第10把刀:太多的溺爱,使得孩子不能成长。
试问:你无意中使用了哪几把刀伤害了孩子?
你是怎样的一个人?
有一篇题为《“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为孩子做什么”更重要》的佚名文章,简短却很有趣: 在教育孩子时,父母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远比他们对孩子做什么,采用某种教育方法,更重要,更能影响孩子。真正决定你在日常生活中做什么的,是你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你有意去做什么事。刻薄一点儿说就是:你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你是个爱读书的人,家里有很多藏书,就算你没有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你天天兴致勃勃手不释卷的样子,也会被小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会认为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当他们认字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读书。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在教育孩子时,父母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远比他们对孩子做什么,采用某种教育方法,更重要,更能影响孩子。”
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前途无量,那么,你又为孩子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如果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或者说,你的性格和优缺点,很可能就是你子女未来的性格和优缺点。
结束语
留守儿童,和城市孩子一样,有着一对想象的翅膀,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他们的明天同样是灿烂的花朵。可是,正因为“留守”这只可怕的魔掌,折断了他们天使般的翅膀,扼杀了他们天真烂漫的童心。花朵需要阳光雨露才可以茁壮成长,作为老师,我们会尽最大力量给孩子良好的教育,可是,单靠老师的力量是薄弱的,呼吁家长朋友们,尽量不要让自己的孩子留守。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和您一起交流探讨。
往期精彩
2、【课赛总结】刘世勤:平凉市2018年中小学课堂教学(优质课)竞赛与观课议课教研活动专职教研员组活动总结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