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秋天,居然已经来了。早先不止一次的看过日历,“立秋”这两个字早已映入脑海,只是未能感同身受。秋天就像一缕轻烟,在一个广阔的空间里扩散,渺渺散散,踪影难觅。
自封为一个忙碌的人,连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也只是道听途说,没怎么去看过。有时顿顿神,秋天真的来了,便有疑问,叶子为什么还没有黄?秋菊应该开了吧?与秋天的长时间脱轨,导致把渐渐过度,理解成了突然开始。
虽在秋天,感觉与实际之间,总觉似有似无。有几次,下过决心,想出去看看,都未能如愿,不知不觉秋天已过了一大半。有时稍稍留神,院子里,仍旧很绿的树枝上,会飞来几只雀,它们叽叽喳喳的,很是欢快。天空湛蓝,阳光很强烈,火辣辣的照在地上,温热涂在我的头脸和手腕上,风吹过,有几片树叶又被掸落,风涌过来,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走出去了,也不是专门为了看秋景。户外,路面上、空气中、田野上,都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车轮辗过后,干燥的尘土会以极快的速度飞起,空气虽相伴着太阳的灼热,却还是凉爽了不少,田野上的狗尾草失水干枯了,在灿烂的阳光里随风摇曳。踩着路面的碎石,遥望一路的树木,颜色淡了许多,似乎夏日遗留的浓绿被漂白。看着这些画面,如同被谁罩上了一层黑白滤镜,但又舍不得完全抹去这些景物的原有色彩,不过这倒让秋景素雅了不少。遇到那些看不到头的路,我会想象自己骑着一辆老式的自行车,悠闲地故意微驼着背,慢踩脚蹬,忙碌的左顾右盼,让长长的柳枝拂过我的头顶,饱览两旁的风景,让秋天的旷野,像旧式的电影机播放胶片,风景一点一点的被我留在身后。
如果是下雨天,就只能待在屋子里,每当暂时忙完手头的工作,可以瞧瞧窗外的雨。细细的雨丝滴露在屋瓦上,把屋顶浸得湿漉漉的,雨水在瓦片尽头汇集,再连续不断地滴落到地面,在地面滴落处形成涡状水涌,四周向上而起,中间凹,像极了一朵欲开欲闭的格桑花。整片大地安安静静,不再浮躁。
秋夜的天空如明镜。空气中冷嗖嗖的,那些不知名的虫儿,会躲在草丛中不停的歌唱,此起彼伏,悠远绵长。天空,除过星星,黑色中能看到微微的蓝,点缀着星光,如同一面擦得很干净的玻璃上,落满了晶莹的小水珠,由于景深太远,水珠的比例显得更小。有流星,它就像一颗水珠贴着玻璃滚落,扯出长长的水痕,之后一瞬间尾迹就变干消失。在视觉上,夜空重新归于平静,耳边除了虫鸣,仍旧静谧。夜空如此寂寥,却又繁星点点。
秋天,更多的固然是躲在屋子里,或穿梭于闹市,忙碌之余,出去溜达,也不过是揭开帷幕的一角,没怎么细看。秋天在默默成熟,我也在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毫不质疑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渐行渐远,已不完整,不过秋天正躲在我的记忆里,偶尔的一些所见,都是值得玩味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和您一起交流探讨。
往期精彩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