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帮助儿童分清“bd”“pq”
高平镇胡家峪小学 赵海龙
声母“bd”、“pq”像两对孪生兄弟,常使初入学的孩子张冠李戴,辨不清你我,在拼读、书写中造成混乱,如将“bian dan”(扁担)写成“dian ban”(点班),使人啼笑皆非。
初入学儿童感知事物时,常常是笼统的整体感知,缺乏比较精细的分析,而且,一旦形成了错误的定势,很难纠正。像有的孩子一年级时分不清“bd”,到小学毕业时仍错。根据初入学儿童感知事物时的特点,我们在提高首次教学效果上下了点功夫,收效甚好。其做法如下:
一、利用实物与图片在儿童脑海里建立稳定的支撑点。
汉语拼音这部分内容在课文中可谓是图文并茂,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并进行了适当的强化。教学“b”字,我们将于图一致、与“b”形似的白板打开,让学生静静地听播音,借助播音的作用读准字母的音,借助白板的形记住字母的形。这样,学生识记时有了凭借,易于记住所学字母。即使有时忘了,也能借助物体的表象、作用这个中介唤起即逝的记忆。形似的一字母记牢了,再学另一字母,就不易混淆了。
二、分开教学,利用已知,在儿童脑海里建立稳定的支撑点。
“bd”、“pq”这两对字母形似,儿童对他们的认识无亲疏之分,一同教学,读一个识一个,读一对混一双,难辨你我。有的教师常常采用比较形近字的方法,将其组合在一起教学,结果,事倍功半。什么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头脑里无任何支撑点,两个形体相似的字母同时进入,互相干扰了。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分开教学和利用已知的方法。坚持按声母的排列顺序教学,把相似的字母分开交,并适当提高先交的一字母复习的频率,为相似的另一字母的介入提供相对稳定的依附。初入学儿童一般对阿拉伯数字“6”、“9”都不陌生,在教学“b”“q”这两个字母时,我们还注意利用数字与字母相似的形体,编成顺口溜,像个“6”字“bbb”,像个“9”字“qqq”,强化对相似形体字母中以字母的识记效果。这样,儿童在学习另一形似字母时,都能借助一定的形象去进行较精细的比较了,将可能出现的混淆降低到最小限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和您一起交流探讨。
往期精彩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