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车 的 成 长
泾川县红河乡东庄小学 贾莉娟
这是一段漫长的过程。
童年期(10岁以前),小学一至三年级在我们社上学,离得近决定了步行的工具。那时去跟集就坐在一辆又黑又旧的自行车前梁上,那放飞的自豪难以形容。直到我有机会也要学会骑它。那年夏天暑假前夕,我和爸爸从家中推出那辆旧骑,它那样高大,而我又矮又小。尝试的新奇挫败了胆怯的自我。首先,爸爸为我选择练习场地,便是门口一条不太陡的坡。我们从下坡推车至上坡,爸爸在后面给我保持车身平衡,我预备骑姿。他说的最多的话便是:头按正,眼睛看前方。而我说的最多的则是:不要放开,按好。第一次爸爸放手了,我骑着车,载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终究如愿以偿地摔倒。我怨他放开了,他怨我头没按正,但仍鼓励我在试一试,彼此的笑分散了痛点。几经重复,我可以从坡上冲下至平路的远处,但这时我还不会蹬车轮,怎么办呢?平路上上下车不安全,那么场则为下一营地。学会了半蹬,学会了蹬满圈,学会了转弯,学会了刹车,习惯性地画了无数个同心圆后,获得了上路的赦免。起初,并不是那么顺利,车头习惯性地转弯。三、四次后,胆大了,学会了。但这时那辆旧骑车胎已爆,因此它也就休养了。
少年期(10—15岁),10岁那年,因上四年级要奔至村上学校,路途的遥远是使我拥有了崭新的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它没有前梁,它的坐垫很低,还可以调控,它前面有车篮,它的铃声清脆美妙,这所有适合那是我的需求的特征彰显了它昂贵的价值——200大洋,所以对它的珍惜之情由此萌发。每周末便给它洗漱一番以保持新鲜感。这一骑便是六年,伴随我的初中毕业,高中去县上学习,导致它换了新人——妹妹,三年后,它又有了新主人——弟弟。在变换主人的历程中,它的体力得到了磨损和修复,后来它被改朝换代了。
青年期(15岁至今),日新月异的星星如此无常,而家中却添了新朋友——三轮车。它深受爸爸的喜爱,那春风细雨般的呵护远远胜于我。每逢节假日,迎接我的便是开心而激动的爸爸开着这辆小可爱,载着向你展示亲切的小狗欢欢。无论回家亦或是启程,他都兢兢业业地服务。直到今天,使我想起它老之将至,不甚惋惜。
从旧到新,从新到旧,从两轮到三轮,一代一代的更迭,它的成长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更新,我的渐熟,他的渐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和您一起交流探讨。
往期精彩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