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夏 日 绿 荫 浓
窑店镇中心小学 杨秋娟
酷夏时节,燥热难当。即便在假期人也懒散烦躁,内心期盼着寻一处幽静的深谷,安抚燥热的内心。碰巧,2018年“泾川好教研”分享暨语文教师素养提升培训我有幸参加,这如同一抹清凉的浓荫凉爽了我的心绪,又如一顿美味大餐让我精神食粮得以充裕。
1
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7月17日早上,李局长就我县语文教学现状结合本次中考、三年级抽考、六年级会考试卷调研结果向我们剖析学生试卷中反应出的问题:字迹潦草,答卷不认真;基础知识薄弱;写作不合要求;试卷大面积空白;文不对题,胡乱涂鸦。一张张空白试卷触目惊心,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倍感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就学生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李局长高瞻远瞩,指出不管是家长层面还是学生、学校对语文的重视不够,对语文的理解不够,对语文的研究不够,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没有真正被调动起来。导致学生语文基础积累不到位,阅读能力提升不到位,写作水平规范不到位。回顾自己的语文教学,平时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没有长远的规划,有时还拔苗助长。就比如学生的书写问题,就应该从一年级开始严格要求学生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遵循课标教学,要求书写的生字才让学生写,要求认识的生字千万不要强迫学生写,因为这些字笔画较为复杂,量大,未识教笔顺让学生盲目抄写,会导致他们不按笔画顺序写字,这样孩子们的书写会直线下降,以致到了高年级他们的书写就一团糟。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小学抓起,研读课标,规范教学,夯实基础,做孩子眼中的好语文教师,用兴趣赢人,用素养服人,用情感育人,用策略化人,用成绩动人。以身作则去感染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喜爱阅读,勤于写作。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好教研分享活动接地气
听取了七场全县优秀语文老师的讲座,他们深厚的文化功底,高深的理论水平,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对我触动很大。尤其是小学段的毛夏敏《做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讲座对我的教学启示很深,她是一位善良、有爱心的好老师,她写的文章更是我学习的楷模。每一节课她都坚持自制卡片并运用到教学中,他的学生也都喜欢上了收藏卡片、装扮卡片,当然孩子们也受益了。几十年如一日,这是一份爱心的坚持,这是一种责任的坚持。她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了成了行家。回想我带小学一二年级时也做过几次卡片,可最终没能把它坚持到底。其实做卡片挺简单,由于自己的眼高手低没当回事。为了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他把自己的书借给孩子们,把自己珍藏多年的读书笔记赠予孩子们。她说:“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读书是当老师的绝活。”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静心阅读呢?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生活,教学生学好语文呢?
马丽娜老师《做一个有诗心的老师》讲座将自己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独到见解及教学经验和大家分享,这对于我的帮助很大。古诗词教学我最头疼,去年全市的课堂教学大讲赛我抽取的课便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按“解题—理解单字意思—理解诗句意思—朗读古诗—理解诗境”步骤去上,结果教学效果很糟糕,今天听她讲解,小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就应该采取模糊解读的方法让他们去整体感悟诗境,而不是将一首古诗上的支离破碎。当然她和我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她的专素养业很强,教学基本功很扎实,上进心也强。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标、教材挖掘都很透彻,我经常向她请教教学中的一些瓶颈、棘手问题,她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期待着与她一起进步成长。
郭玲玲老师《怎样开展课题研究》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是我第二次听她做课题方面的报告,两年前,我对课题一头雾水,听完她的报告,我有了一点头绪,尝试着做了一个市级微课题,接着我又申报了一个市级规划课题,很幸运的立项了,但2018年对课题结题有了新的要求,我向她请教该如何入手做,她耐心的告诉我做规划课题的程序及论文的发表要求,还鼓励我大胆去做。在我们镇上今年的暑期培训时,我被安排做课题方面的培训,我将从郭老师身上学到的课题方面的有关问题和我的同事们做了分享交流,赢得了大家的好评,虽然到目前为止我的规划课题还没有结题,但我知道了今后研究课题的方向及方法,我想这都得益于郭老师的指点,她是我课题研究道路上的贵人。
3
聆听专家讲座获益匪浅
华亭一中的杨小平老师《语文让我拥你入怀》精彩的报告我获益匪浅。他的博学及幽默风趣的语言赢得了满堂喝彩。他的开场白很独特,和我们分享了他写的一篇文章,说泾川有人让他感动、震撼。一下子拉近了培训老师和他之间的距离。他谈到了他在从教路上的徘徊、迷茫、倦怠,一次生病让他重新对他的职业有了认识,如同他所说的他找到了他的信仰、他的支点,那就是做一个积极乐观、有价值的语文老师,他会因为自己学生的进步而感到快乐!他的成就是卓越的,但他很谦虚。从他和同事倒贴资助出刊物让学生阅读我感受到的是他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热爱及无私的付出,他是教育界的一面锦旗。他所分享的都是他在自己教学中的真实案例及体会,我听懂了他语文教学中的苦与乐,也学到了他的育人之道,这桩桩件件小事无不令人感动。他的文采更是一绝,发表的文章数不胜数,写作面广:颁奖词、婚礼主持词、小说、杂文……选读的好几处段子培训老师拍手叫绝。这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对语言的灵活使用,将各类广告词引导我们的评课中,且妙哉妙哉!我也是文字爱好者,课余时间也就是写写教育随笔、下水文,看看教育杂志。而听完他的报告大开眼界,自己如同井底之蛙所知贫乏。他的博学、好学、坚韧、敬业都是我学习的方面。对他的倾佩之情用教研室杨老师的一句话说:杨小平老师就是我们语文人的楷模!
培训是短暂的,而夏日的燥热还会持续很久,仅仅两天的培训也让我找到了我心中的那抹绿,所有做培训的人都提到了,语文老师就是要与书为友,因为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发展史。只有坚持阅读,经常写作,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充盈自己的人生底色。做有智慧、有价值的语文老师,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和您一起交流探讨。
往期精彩
1、【感想】巨彩霞:不只是听听而已(参加《语文教师素养培训》有感)
2、【感想】王婷霞:做一个有温度的语文老师(2018年”泾川好教研”分享暨语文教师素养提升培训中的感受)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