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我小学时代的路中大老师终于从平凡而忙碌的教育岗位上退下来,他端详着家中墙上的这张旧照片两眼一阵模糊,思绪万千,一下勾出无尽而苦涩的回忆。
老师的母亲
泾川县第三小学 任彩凤
照片中的她,集聪明,美丽,贤惠,能干于一身。 她,就是老师的母亲。
是她,给了老师兄弟四人的生命,是她,在大饥饿时代,吃尽人间苦,护佑孩子们逃离生死线而长大成人。就在即将苦尽甜来之际,她却过早地离去了,只活了四十多岁。每念及此,老师常常肝肠寸断,五内如焚。
她是老师家族的功臣。在劳动改造按任务分配求百分比的五六十年代,老师的父亲被发配到新疆服刑,当时做为长子的老师才十岁,四弟刚学会走路,四个孩子阶梯般地围着母亲要吃要喝,家里没了男主人,仿佛屋子掉了大梁,陆续有人上门想领养,母亲用眼泪送走了一个个好心的人,她的话掷地有声:“我们母子死也要死在一起!”从此,年轻的母亲用她瘦弱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即将破碎的家,为此受尽了苦难,而落下了一身的病痛。
老师永远不会忘记,在饿死人的年代,有多少个家庭难逃此运?而母亲,一个年轻的弱女子,领着一群嗷嗷嗷待哺的幼子, 却闯过了鬼门关,又有多少个须眉男儿能够做到?当时,老师因在安口上学,躲过了一劫,而家里却苦不堪言。母亲成天劳动,那些年常常搞大会战,受苦受累,却吃不饱,粮不够,只能喝野菜汤。后来,还是断了粮,母亲瘦得皮包骨头,弟弟们奄奄一息,危机时刻,母亲去百里之外投奔亲戚,沿途乞讨,晚间天气突变,大雨将至,母亲只好住在人家看护用的破场房里,门外狂风呼啸,野狼嚎叫,母亲把生死置之度外。为怕弟弟们发生意外,母亲带着亲戚送的救命粮,负重爬山涉水,连夜往回赶,一路上她心惊肉跳,生怕弟弟们有个三长两短。半夜摸回家,一摸,门未上锁,他们还活着,精疲力尽的母亲瘫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母亲虽然救活了弟弟们,但苦难的魔影却笼罩着这个不幸的家庭不肯离去,不幸接连发生,因为饥饿,母亲和二弟吃了一种植物的根中毒昏死过去,母亲最严重,几天后才活过来,她对哭着的弟弟说:“阎王不会让我死的,我死了谁救你们?”……老师家原籍在崇信的铜城镇,后来被强行搬迁到一个叫五马沟的山村里,野狼时常出没,一次,幼小的四弟跟着三弟去剜野菜,因为冷,临走前三弟把四弟棉帽上的帽扇儿拉下来紧紧系在他脖子上,在地里,不知从哪儿跑过来一头狼叼起四弟就跑,三弟又哭又喊又追,还用土扬,幸亏有人赶来,狼才丢下四弟跑了,就是这个棉帽救了老师弟弟的命,因为狠叼住的头部正是狼下口的地方。之后老师四弟又一次遇到了狼,幸亏有惊无险,老师母亲为此哭干了眼泪。……在这里实在活不下去了,老师家又搬迁到祖籍地泾川县王村镇喻家沟村,原指望人挪一步活,谁知新的苦难才刚刚开始。一场洪水冲走了自留地里即将成熟的庄稼,夺走了救命粮。老师二弟又得了伤寒症转成急性肠穿孔,气息奄奄,去平凉住院前,有人劝阻,怕的是有去无回,但老师母亲不听,态度坚决。送往医院手术前,母亲身体已十分虚弱,却坚持把血输给了老师二弟,还要求多输。母亲整天守护在病人身边,直到弟弟转危为安,弟弟康复了,而母亲却累倒了。虽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苦难接踵而来,苦命的四弟上山拾柴禾时又离奇失踪,四处寻找下落不明,直到放羊人在山上捡到了四弟的背篓,在附近发现了一个数丈深的山洞,听到了隐约的哭声,原来四弟被狂风刮倒,跌落进洞里,昏过去又醒了过来。救出来后发现他的头和腿多处受伤,为了不让他从此落下残疾,母亲坚持用艾叶灸,用中草药熬的汤泡洗,虽日久见功,但至今他的头盖骨上留下一个坑,这就是苦难的馈赠。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母亲自然成了牺牲品,在精神上饱受摧残,受尽屈辱。老师清楚地记得,在一次社员大会上,当宣布他家被划为地主成分时,有人听到户主是女性的名字,要求见本人,于是,主持人喊道:“范清秀!”话音未落,母亲应声而答:“到!”声如宏钟,傲然挺立,神情自若,毫无惧色。会场鸦雀无声,她的表现,令全场为之震惊。当时,老师觉得母亲就是一位英雄。
母亲为抚养孩子所经历的磨难,拙笔难描述于万一。就在苦难即将结束,苦尽甜来之际,积劳成疾的母亲突然病倒,猝不及防地离去了。犹如晴天一声霹雳,破旧的屋子里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母亲啊,你为孩子们吃尽人世苦,为让孩子吃多点,穿暖点,你常常半饥半饱,你棉袄 的里子是用碎布凑成的,最困难的时候,你用牛皮纸做过里子,一点点棉花絮全塞进孩子的棉衣里,自己的甚至用一种叫樟棉花的植物代替,根本不御寒。这么难熬的日子你都挺过来了,好日子眼看就要来了,孩子们发誓要报答你,偏偏在此时你却离他们而去,把无尽的思念的痛苦留给孩子们,怎能不让他们肝肠寸断,痛哭失声呢?
母亲对老师更是恩重如山。自幼好学的老师,在崇信县城读中学时,由于常受欺凌,成绩一落千丈,执意退了学,这让母亲伤透了心。后来在母亲的开导下,翌年又在华亭安口上完了中学。母亲常常语重心长地劝老师要往远处看,只要有了知识,将来定会有出头的一天。母亲把辛辛苦苦攒的钱供老师花用,怕老师丢失,缝在棉被里。最让老师感动的是,一次老师离开家回学校不久,下了场大雨,山洪爆发,河里漂过一具孩子的尸体,让母亲惊恐不安,别人劝她,那是一个小点的孩子,但母亲非要从三四十里外赶到学校,只为看老师一眼才放心。这条路别看现在是汽车路,当年却是布满棘荆的羊肠小道,要翻几座大山,过几次大河。常有野兽出没,男人们路过这里,都要结伴而行,何况一个女人?一路的艰辛想起来都后怕。母亲见老师安然无恙,她笑了,于是又要急匆匆赶回去,因弟弟们还在等着她。望着她瘦弱的背影,想着她艰险的回程之路,泪水糊住了老师的眼睛……做为黑五类,老师的大学梦理所当然地破灭了,但值得告慰母亲的是,老师坚持自学,最终当上了教师,这些母亲是看不到了,但母亲的教导老师始终铭记在心。老师在王村镇中心小学任教直至退休,在老师的教学生涯里,老师教学认真,一丝不苟,我的文学底子就是他奠基的,那是,他鼓励我们要多看课外书,教我们如何写日记,并鼓励我们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他经常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给我们补习作文。老师带的毕业班语文成绩十多年一直名列全镇第一。后来,老师主持了学校全面工作,学校连年被评为先进单位。老师说:“我所做的贡献虽然微不足道,但就这点成绩也都是母亲给的。没有母亲哪有我的今天?每遇到困难时,母亲为救弟弟摸黑负重行路以及为看我一眼爬山涉水的情景便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激励我勇往直前……”
老师不由再次打量母亲照片,他突然又发现了母亲的另一种伟大。老师准备为母亲好好写一封“长信”。
愿老师的母亲在地下安息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和您一起交流探讨。
往期精彩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