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致敬童年 致敬六一
泾川县第三小学 吕凤琴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首先我要祝愿全世界所有的儿童:节日快乐,健康快乐!
一年一度的儿童节,作为老师,我们都愿把一切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孩子,愿把一切缤纷的色彩留在孩子的童年。这两天,我们装扮起五彩缤纷的舞台,愿孩子们“在阳光下,放飞梦想,放飞希望”,愿孩子们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五彩的童年”。
舞台上,孩子们纯真灿烂的笑脸,绚丽多彩的服装、活泼可爱的舞姿,稚气甜美的歌声,美妙动人的乐曲,朝气蓬勃、有声有色的表演,让人不禁从心底里为孩子们的多才多艺而加油喝彩,更为孩子们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而高兴祝福。同时也不禁想起我们那早已逝去的童年和“六一”。
所有出生在七八十年代乃至更早的人们,上小学前大都是在乡村田野里玩耍长大。天地之间,大自然的怀抱中,一个个犹如脱缰的小野马,或跟着哥哥姐姐们一起提着草笼打猪草、挖白蒿,爬树掏鸟捕蝉,下河摸鱼捞青蛙;或游戏于村巷窑畔,与伙伴们踢毽子、跳房子、弹玻璃球、抓杏核、打“三角板”……我们的玩具少得可怜,也多得无边,但没有一样是塑料的或电动的“洋玩意”,都是自创自制的“土玩具”。但我们却乐此不疲,几乎整天在村巷野地呼朋引伴,四处玩耍,直到家家灯火亮起时才会在大人们的千呼万唤中意犹未尽地回家。
夏日的夜晚大人们坐在场院里纳凉闲话,乖巧的小孩子趴在大人的膝前或臂弯一边享受着那蒲扇带来的丝丝凉意,一边听大人们一遍又一遍的讲那“狼来了”的“老古精”;或在大人们的谈天说地中半懂不懂的聆听,有时也会插上一两句幼稚的想法,引起大人们的笑骂。调皮的则在一旁打闹或捉萤火虫,时不时被大人呵斥两句。
长够七岁了,算是大孩子了。上小学了,每天下午三点半就放学了。忙月里,也提着不大的筐子打猪草或拔地里的杂草、拾落下的麦穗等。闲月天,仍是一味地疯玩乱跑,从不知忧愁与害怕。
每年六月一日,学校也排节日组织活动过“六一”。大过时,地点多半在村子里或乡上的戏台上。学校一旦决定,家家户户也都过“节”一般。家里有几个孩子的,便愁这白衬衣蓝裤子白球鞋哪里可借得,盘算得扯几尺花布。那时,跳舞的女孩子穿的花裙子大多是家里人扯几尺花布,两边对缝起来形成一个布筒,再割两尺松紧带缝在布筒的一头,让它缩成裙腰,这样一条花布裙子就缝成了。女孩子穿上它跟今天的女孩子穿上公主般的白纱裙的感觉绝对是一样的。“六一”过完了,花裙子拆开又是一块完整的花布,可以做衣衫或被褥面。化妆就更简单了,没有今天的蓝眼影绿眼影,也没有洒金粉与假睫毛,一律化妆成黑黑的眉毛黑眼线,粉红的脸蛋红嘴唇,整个人显得浓眉大眼,朝气蓬勃。
能参加演出的,自然也只是有天斌且能缝得起花裙子、借得下演出衣服的。我家姐妹四人中,只有二姐小学年年得享此殊荣。有一年,二姐她们排练了舞蹈《火车向着韶山跑》。十个女孩子全部穿当时的蓝色帆布工人服,头发辫成两个长辫子,折至耳根用红毛线绑住翘在耳后,再戴上蓝色帆布工人帽,脖子上围着白毛巾,打扮成火车司机的模样。出场时后面的人双手搭在前面人的肩上,形成一列“小火车”,边唱着“呜一轰隆隆隆隆一一车轮飞,汽笛叫,火车向着韶山跑一一”边侧着头,步调一致地前进一步退一步地舞至舞台中央。表演完之后,又排成这样一列,依然像开头“小火车”出场一样开进幕后去。不料,此时,有个小插曲,走在最后的二姐在“火车”停下时,随着舞步停下,头上的帽子突然掉了下来,台下观众都笑了起来。有一位老大爷马上说:“火车一停,不就有一震嘛;这一震,把帽子‘霞’掉了!”台下的人笑得更欢了。这件事被人们津津有味地说了好几年。
我年年当忠实的观众。有一年,全乡各小学要到乡上汇演,每校不仅要有节目表演,还要组成“花束队”游行。我所在的小学大部分学生都要参与。照例,第一轮选走了舞蹈队员,剩下的排着队在操场上听老师喊:“起步走”、“一二一”,选相貌好又踏得上步子的同学当花束队员。大部分孩子都被一个一个地叫出来选上了,我内心里也很想参加,便走得极认真极努力。现在想来,相貌一般个头不高的我,其实是不符合当时的挑选条件的。但那个年龄的我并不懂,只觉得只要我能踏上步子就一定能选上。挑选的老师大概看出了我的努力,终于也叫到了我的名字。那年六一,我也穿着白衬衣和妈妈缝的花布“裙子”参加了活动。我们从学校出发,走了七八里路,到乡上参加完活动又走回来。那是我最难忘的一次“六一”。
而今,那些早已逝去的“六一”,特别是农村的童年生活,似乎再也难以复制了。
但无论什么年代,儿童始终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那时的我们,犹如乡村野地的花朵,带着蓬勃的生机和自然的气息;经风耐雨,朴实无华。如今的孩子,如同城市温室的花朵,更加娇艳欲滴,芬芳迷人;须精心呵护,方可茁壮成长。
当老师后,我把我童年所向往所渴慕、现在所拥有所认为的一切美好,都毫不吝啬地给予我的孩子和学生。因而每年“六一”的时候,我都会努力让我班上的每个孩子都登上属于他们的舞台。
如今又逢“六一”,谨以此文怀念我们那早已逝去的童年和“六一”,也希望孩子们不忘过去,珍惜今天,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和您一起交流探讨。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