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童年,“六一”
窑店镇中心小学 杨秋娟
花团锦簇的五月和我们告别了,火红火红的六月正和我们打招呼呢!少年儿童的节日来临了,学校的孩子们为迎接“六一”、庆祝“六一”编排了形式多样的节目:小品、相声、舞蹈、快板、乐器演奏、合唱等。中午烈日炎炎,但为了提高节目质量,不管是校文艺队、还是班级演出的孩子们,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在抓紧排练,那股认真、执着劲儿,让我不由想起关于我童年“六一”的点滴回忆。
记得我上小学那时,学校庆祝“六一”的方式和现在大不相同。一个镇上的每个小学要训练仪仗队,仪仗队又分鼓号队、彩旗队、花环队、花棍队、腰鼓队、模特队等,每个队40人。还要排练文艺节目。“六一”那天,各校的仪仗队要齐聚在窑店街道集体表演,从西门口开始绕街道转一圈,然后在窑店广场集中表演文艺节目。庆祝活动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活动规模大、形式多样化。
记忆中最难忘的“六一”是上四年级那年度过的。一到三年级每年的“六一”我都在旗队,会走一二一、旗举端就行,没啥难度,所以我不喜欢在旗队。上四年级了,距离六一还剩40天了,学校重新抽人组建文艺队,我被抽到花环队了,好开心,我喜欢拿着大花环扭秧歌。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做一个像自行车轮子那么大的花环,我给母亲说了,母亲愁的晚上都没睡好,因为父亲不在家,她实在不会做。那时做花环需用好几根竹子,先用火烤着,等竹子烤得韧性不容易折断时再做成一个大圆环,接口处需用细铁丝固定好。外面要先用白纸糊了,最后再贴上用彩色皱纹纸做好的毛絮。我闷闷不乐,母亲只好向村上做纸活的伯伯家求助,她帮伯伯家割了一早上麦子,伯伯给我做好了花环。花环做得很结实、精美,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第二天就开始训练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次训练我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高举着花环前后左右要盯齐,步伐要一致,这是基本走姿。每天下午练习40分钟我的胳膊就酸的不行了。还有五个秧歌动作,前面两个动作好还算简单,后面三个动作很复杂。我老是做不好,放学后在家里还要练习,等到晚上睡觉时胳膊都抬不起来了,但心里却很开心。这样的日子要持续一个月,下午的两节自习也不用上了,累并快乐着,何乐而不为呢!
“六一”的钟声敲响了,太阳公公也很疼爱孩子们,早早就起床了,并和雨婆婆商量好今天要给孩子们个艳阳天。整六点我们就到校开始化妆,穿戴衣服、换鞋子,那时的白球鞋若是旧了或是不白了,我们就用白粉笔把鞋涂得白白的,且白粉笔随身携带以备随时利用。一切准备停当,7点40分准时从学校出发8点到街道口,这时12个学校的仪仗队均已到齐。参加仪仗队表演的同学足足有1000人。随着总指挥的一声长哨声及指挥旗的下落,仪仗队表演开始了,此时,锣鼓声、哨子声、口号声、欢呼声响成一片,这声音震耳欲聋。仪仗队的每一个同学身穿白衬衣,蓝裤子,白球鞋,迈着矫健整齐的步伐浩浩荡荡地行走在街道上。女同学头上扎着用大红纱巾挽成的大红花。一行、一列整齐的似一条线,同学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地听从指挥老师的哨声变换着动作、喊着口号。步伐、动作相当统一,活动场面相当壮观。街上人山人海,同学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围观群众的阵阵掌声。11点钟,仪仗队表演结束了。
12点钟,文艺节目表演正式开始了。节目的种类很多:舞蹈、相声、小品、哑剧、歌曲等。同学们高超的表演艺术得到了观众的喝彩。我校王老师导演的哑剧《神医看病》获得一等奖,我校获得文艺节目表演先进单位。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都是我校师生刻苦排练、努力拼搏得结果。下午3点,文艺节目在大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美的歌声中落下了帷幕。
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难忘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了,童年的“六一”却让人久久难以忘怀,仪仗队的表演似昨天的事。再望望眼前的孩子们,她们陶醉的表情、优美的舞姿就是当年的我们呀!孩子们,祝你们“六一”快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和您一起交流探讨。
往期精彩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