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教育怎样让人民满意
○ 钱耀辉
今年以来教育“减负”话题一直备受关注,从国家到地方,都在高呼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种近乎“呐喊”式的宣传让部分家长来了劲,电话投诉、网站留言不断,疾呼学校要贯彻上级精神为学生减负。
也就在减负话题吵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县城一所学校因为教师家庭作业布置较多而被多次网站留言,无奈之下,学校下令:不布置家庭作业!这样一来家长又不依,又留言了,不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回家无所事事,只玩手机、看电视、打游戏,学校是进退两难,减也不是,不减也不是,减一点不行,减到底也不行。以小见大,我们不禁要问:教育怎样才能让人民满意,或者说,人民,怎样才能满意。辩证的看,学校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老师,会布置一些简单重复机械的作业,但那毕竟是少数,是个别现象,而且在网站留言、电话投诉、学校批评之后大都会引以为戒,“人民”没必要“得理不饶人”;再辩证的看,学生作业写不完,到底是老师布置的多还是学生学习习惯有问题,或者家庭教育有缺陷呢?半小时的作业量,有的学生因为学习习惯有问题会“活生生”的写成3个小时,再者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的无暇顾与无力陪伴也是其中缘由之一;还辩证的看,“温故而知新”“眼里过千遍,不如手里过一遍”,这些高雅或者通俗的道理都告诉我们,作业是对学习有帮助的,是必须作的,也许学生的“负担”并不在那些要写一个小时的作业上,而在家长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给学生报的一个个作文、英语口语、奥数等课外文化课辅导班上,“负担”是家长加给学生的。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根本目标,我们办教育要让人民满意,得让人民“受活”,人民挑着这杆大旗对教育“指手画脚”,教育被动的承受人民的指点,按人民的愿景艰难前行。在“全民教育家”的今天,每个教育问题都会在搜索网站上找到片面的、碎片化的答案,让几乎每个人都有针对教育问题的一套理论主张,都觉得自己的主张是无可挑剔的,是学校应该采纳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考虑执行的,假若这样,教育只能让一些“强词夺理”的人满意,而不能让人民满意。
十九大报告强调教育的战略地位,要建设教育强国,必须靠教育自身的“努力”,而不是人民的“指点”,人民要满意,就得尊重教育本身,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的每一个变革,教育要做的是辩证的吸收人民“指点”并去按照教育的规律实现自身的发展,要主动去作为,而不能让人民推着走。所以,今年由上而下提出的要精心书写教育“奋进之笔”以及由此而部署的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才是教育自身担当与作为的体现,也是教育由内而外的自主发力,其着眼于整个人的发展和成长,人发展了、成长了,教育也就和谐了,人民满意的道路就不会漫长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和您一起交流探讨。
往期精彩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