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谈小规模学校之局
据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有农村小规模学校10.7万所,其中小学2.7万所,教学点8万个,占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44.4%;另据县教育局统计,目前,泾川县共有农村小学、教学点181所,其中小于100人的小规模学校142所,占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78.5%,在校学生5323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39.5%。从以上两组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农村学生人数逐年下降,小规模学校、小规模班级已经成为了全国农村基层小学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显然,国家在这一特殊时期出台《意见》,已经充分说明了从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正在或将继续影响小规模学校就读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因此,国家出台这一指导性意见,就是想从源头上寻找解决影响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途径,破解小规模学校发展之局。
就目前而言,结合平时工作实际和所见,我认为小规模学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学生发展。从人的进化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具有群居性,学生还是应该在大环境中成长。从长远发展着眼,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至关主要。同学之间可以交流所见所闻,交流思想见解,进行观点的辩论,这些常见的日常生活中的举动对学生以后的习惯、思维、应变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一点,人还具有攀比性,老师通过恰当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之间注重学习成绩上的比较,进而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而这些正好是小规模学校所欠缺的。最小的学校只有1名老师,1名学生,学生交流就有障碍,交流面太过狭隘,学习成绩没有眼前活生生的例子,和谁比?1个人的课堂更加缺少活力,缺少激情,课堂教学的开展以及日常活动的进行对老师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第二:队伍建设。教师队伍人员的配置、均衡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但农村基层小规模学校大多数路途较远,地处乡村,条件相对较差。年轻教师留不住,老年教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学校常规工作开展困难重重。尤其是美术、音乐、体育、英语等课程专业化师资极度匮乏,相关课程形同虚设,从这一点出发,我认为教师的退出和补充机制亟待解决。
第三:学校管理。绳墨之起,为不直也。规章制度的建立是良好工作纪律的保证。但小规模学校人数少,在日常的管理上随意性大。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一是教师到岗离岗不准时;零时外出不请假;二是上课不按课表,私自调换现象时常有之;三是不坚守常规,有的小规模学校甚至于私自取消早操;四是课外活动无人组织,学生管理混乱。
虽然小规模学校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其也有存在的道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小规模学校大多偏远,底子薄,基础差,数量大,作为很多小规模学校的校长、教师、乃至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发展也没有抱多大的要求和希望。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设立是为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它的存在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是保障农民权益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需要。鉴于此,当前首要任务就是要继续尝试探索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方向,最大程度的优化在小规模学校中就读学生的权益,保障其全面、健康、快乐的成长。
要推行小规模学校个性化教学,首要任务不是如何落实个性化教学的问题,而是要坚决落实学校常规管理。常规空谈,个性化教学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在全县农村小规模办学个性化教学研讨会上,李旭勤局长讲了这样一个例子:某镇教育办下属的一所小学,只有一位老师,一名学生,这样的一所学校,在想象中可能是一幅杂草丛生模样,但恰恰相反,这所学校的校园中却是寸草不生。经一番实地查看和询问之后,才发现这所学校虽然只有一师一生,但其他学校该有的人家都有,课表、时间表、值日表、值周安排等等一应俱全。每天早上到校后,这名学生就和老师一块拔草,边拔边数,每人拔够100根为止,在这过程中教师还不断渗透数学教学,可以说是既有劳动实践,又有学习与思考;劳动过程中及加深了师生之间同甘共苦的的情谊,又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这不正是一生一策,精准施教的最好例证吗!
其次,小规模学校要持续发展,就要做到多措并举,凸显学校特色化。一要不断争取配套资金项目,持续加快远程视频教学设备的配套和相关后台服务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真正让缺少专业教师的学校学生享受专业化的音乐、美术等科目的教学。二要持续推进联校走教活动,让有专业特长的老师定期到服务学校进行支教,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理想埋下希望的种子。三要不断加强阅读、家庭教育、综合实践等各项重点工作,通过阅读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高尚人格情操;通过家庭教育,不断加强家校联系,实现家校共育,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塑造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全方位,多层次促进学生向正途发展,向成功迈进。
再次,学校要结合实际,灵活变通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力求评价科学化。以往对学生的评价都只注重于考试成绩,在当下学生人数偏少,小规模学校、小班化教学日益增多的今天,学生偏少,成绩的排名就太过片面,再单纯的用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良莠,我认为已经完全起不到督促学生上进的作用了。所以现在对学生的评价就需要注重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而不是结果的评价。评价应该带有更多的激励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次神情专注的课堂听讲、一次声音洪亮的回答问题、一次工整的作业书写、一次举手之劳的文明行为。评价还应该注重个性化,每个学生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小班化教学中教师更容易了解学生的优缺点,教师更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指导性更强、发展目标更明确、指导行为更有利的恰当评价。
最后,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一定要做到去伪存真,注重实效。当下,在全面推行各项工作细化考核的大环境下,难免有学校想在年末综合考核时能崭露头角,就对一些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加以细化。平时积累下的真实开展过的活动资料有了,要进一步完善;对照考核细则,没搞过的一些活动要加班加点的在纸上做出来,这样既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也对学校整体工作成效的提升没有任何作用。类似这些虚无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摒弃不要,把实实在在的有用的工作做好就完全可以了。
当前,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仍然处于摸索阶段,或许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处于这样的状态,这条路还很漫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肩上都压着一条很重的担子。我们一定要以艰苦卓绝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打好这一破局之战,为实现小规模学校“小而美”的建设目标奉献力量。
往期精彩
2、【教研】东街小学开展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系列教研活动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