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让新班级快速成长的妙招
泾川县第三小学 陈秀丽
自2003年从教至今,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的教学工作也让我累积了不少经验,尤其是今年所带班级,让我收获颇多。无论是教育教学上,还是班级管理上。
今年,我调入了一所新学校──泾川县第三小学工作。第三小学是该县为了应对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城区教育资源合理布局,解决城区现有两所小学“大班额”问题,在人口居住密集的城东新区投资5000多万元新建的一所完全小学。这虽是一所新建学校,但本期开学之际并未延误开学工作。开学当天,泾川县539名适龄儿童迈入了新建成的泾川县第三小学,开始了他们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之所以这么顺利,也是因为上级领导安排周密。秋季开学前,县上为我校调配49名专任教师,配备了1000套可升降单人桌椅,20套班班通设备,还开设了创客室、科技实验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等。目前学校共设六个年级14个教学班,招收学生539名,其中从东街小学分流学生234名。第三小学的建成投用,还为全县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提供了保障。
对于新招收的学生,我也是像碰到了一块烫手的红芋。因为新接手烦人学生不仅陌生,而且生源复杂,学生家长对新学校的环境又有很大意见,学生对新班主任也敬而远之。当我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群体时,不知如何下手,更别说让他们尽快地进入状态。为此,在开学初,我做了大量工作。当了多年的班主任,也接手过很多新生,我深知师生彼此接纳,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是每位新接班的班主任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构建一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目前的情况,我请教了多个新进校的老师,因为他们和我有着同样的困惑,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也摸索出以下切实可行的好办法和大家共勉。
01
从细微处入手,了解每位学生。
1、从孩子家长那里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学习情况,行为规范养成情况,学生的心理将康状况。家庭情况:家庭文化背景,是否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情况。家庭对待孩子的教育情况,家庭对待学校教育的态度等。
2、要真正了解学生,需要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对学生在课堂、课间操、自习课和集体活动的表现,以及平时的言行举止也要注意观察,做好记录,为个别谈话、家长会和平时研究学生心理提供依据。
02
处理好日常事务
安排好每位同学在班级的责任和管理的物品。由老师指定或学生推选出临时班干部,并当众制定责任范围,使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这个班级不可缺少的一员。这样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就减少了学生无事生非,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降低了难度。
03
教师要以身作则,感染学生
根据积累的素材,找学生谈心,学生才会心服口服。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老师要为人师表,自立榜样,得到学生的信任。班主任应以平等的姿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对你的尊重。班主任更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平等的锻炼机会。如:开学初,班级设立了“班长轮流制”,每个学生都轮流当一周班长,让所有的学生都过一把“官瘾”,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行列中来。小组设立“轮换组长负责制。”这些制度的实施,能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在提高中参与。并为使班级形成一个聚大的凝聚力作准备。
另一方面,班中的后进生的转化是新班级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班主任尤其要对这些学生倾注更多的爱,真诚地关注、宽容和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04
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培养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
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每个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例如:开学一个月之后,我让全班共同开动脑筋针对班级目标和自身目标每人写出一两句言简意赅的班训,经过班委的精心选择之后,把它做成深蓝色楷书字体贴在教室的墙面上。这几句话提示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每个人都应该在这个集体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同时也为班级荣誉贡献力量。
05
有的放矢,科学管理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和习惯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当班级工作步入正轨后,班主任可通过班干部间接管理,有效地教育学生。当然对班委的分工要明确细致,对班委要严格要求,对不胜任者及时教育或更换。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如果在班级的管理中不掌握正确的方法,不但班主任自己会觉得很累,学生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只有班主任从繁杂的班级事务中走出来,才有更多的时间钻研业务,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好后进生个别教育和转化工作。
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对学生既要严,又要爱。只有严慈相济,班风才能正、学风才能浓,学生才能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健康地成长,和谐的发展,班主任工作才会变得轻松有序。
往期回顾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