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端午节
划龙舟、吃粽子,好不热闹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
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节日
关于这些端午节的小知识
你知道多少呢?
端午节纪念的可不仅仅只有屈原
还有直言敢谏的伍子胥
不求功报的介子推
孝女曹娥、廉吏陈临
越王勾践等
叫法最多
端午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
多达二十几个
例如龙舟节、端阳节、艾节、女儿节……
直至唐代以后“端午”才成为主流称呼
端午节各个别称的由来:
天中节:端午节恰好在夏至前后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
故称之为“天中节”
端阳节:根据阴阳术而来
午日为“阳辰” 午月第一个午日
因仲夏登高 顺阳在上
故称之“端阳节”
龙阳节:源自天象崇拜。
东方苍龙七宿
春于东方抬头 夏于南方腾飞
秋于西方退落 冬没于地平线下
仲夏端午 是龙飞天的日子
端午时苍龙的主星高悬正南中天
龙气(阳气)最盛
故称“龙阳节”
提起端午习俗
大家一定知道划龙舟、吃粽子
但下面这些传统的习俗你了解吗
挂艾草与菖蒲:
“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
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之一
艾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五月艾含艾油最多
人们争相采摘
用来驱病、防蚊、辟邪
沐兰汤:“明朝端午浴芳兰”
其中“浴芳兰”指的便是沐兰汤的习俗
挂五色丝线:
象征五行的“青、红、白、黑、黄”
被古人视为吉祥色
上面诗文中所写的“彩线轻缠红玉臂”
指的便是挂五色丝线的习俗
传到后世发展成了
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饰物
躲端午:古时北方以五月为恶月
诸事多需避忌
出嫁女亦各归宁躲端午
因此 端午节又称女儿节
画额:“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对无法饮酒的小儿便在其额头上
用雄黄酒画一个“王”字
一借雄黄酒驱毒
二借“虎势”以镇邪
无论是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
还是端午节各种各样的叫法和习俗
都可以看出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
古老神秘而底蕴深厚
在这个世界化的时代
传统 本来就可以很有范儿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生路漫漫
要不留余力的追寻自己的梦想
吃粽子了没?
本次端午节活动的开展,不仅加深了教师、孩子和家长对端午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也激发了孩子对传统民俗的兴趣,从而弘扬和培养了孩子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
爱蕾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