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提高幼儿的自我认知、情绪调节和人际沟通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以下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精选范本汇总,可供参考。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1
个案编号:_______ 辅导日期:_______
被辅导幼儿姓名:_______ 年龄:_______辅导者姓名:_______
问题描述:
被辅导幼儿在幼儿园中表现出焦虑和内向的情绪,经常回避与其他幼儿的互动,缺乏自信心。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中也有类似的问题,希望通过辅导帮助孩子增强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辅导目标:
1. 帮助幼儿减少焦虑情绪,增强社交能力。
2.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辅导过程:
1. 辅导者与被辅导幼儿进行简单的问答交流,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喜好,并表达对幼儿的肯定和赞美。
2. 辅导者通过游戏和绘画等活动,引导幼儿与其他幼儿进行互动,鼓励幼儿主动与他人交流。
3. 辅导者使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4. 辅导者与家长进行沟通,提供家庭中帮助幼儿增强社交能力的建议和支持。
辅导效果:
经过几次辅导后,被辅导幼儿的焦虑情绪明显减少,能够主动与其他幼儿进行交流和互动。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也有所增强。家长反馈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也有所改善。
后续计划:继续与被辅导幼儿进行个案辅导,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训练,进一步巩固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与家长保持沟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建议。
辅导记录者签名:______ 日期:_______ 被辅导幼儿家长签名:_______ 日期:_______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2
个案编号:_______ 辅导日期:_______
被辅导幼儿姓名:_______ 年龄:_______辅导者姓名:_______
川川是个漂亮的小女孩,是今年开学初从小小班转到我们小二班来的。以前和小二班的部分小朋友一起生活、学习过半年时间,对唐老师和小朋友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因为年龄小,性格比较内向,心理上排斥与陌生人的交往活动,所以刚转到我们班来的时候,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现象,比如情绪不稳定、来园时哭闹,不愿意与新同学进行交往,也不主动参加集体活动或其他游戏活动。在小小班时与邹雅昕小朋友相处的比较好,认为雅昕是她的好朋友,并且两个小朋友一起转到小二班。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她只跟雅昕一起玩耍,如果看不见她的话就会有哭闹的现象发生,情感上比较依赖雅昕。如果有老师在一旁安慰她,她的表现会好一些。
二、问题行为简述:
经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平常的观察来看,川川对新环境的适应比较慢,而且比较抗拒与陌生人进行交往,但是对自己熟悉的人如妈妈、保姆等能够正常的进行交往,如有参加集体活动她总是很安静的坐在一边,从不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也不主动参加游戏活动。
三、个案分析:
该幼儿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由于她出生在一个普通话的环境里,从小由保姆带大,妈妈平时工作也比较忙,川川的妈妈以前是老师,还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会尽量抽时间与川川相处。但是保姆跟老师反应了一点,川川的妈妈不太赞成她跟说白话的小朋友玩耍。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川川的性格,使得她不主动与人交往,没入园前她的交际范围就更加狭窄。如幼儿主动跟她交往,她都会显的象一只小刺猬一样,特别的敏感和排斥。由于生活环境单一,身边缺少同龄的玩伴,使其不知如何与同伴交往,缺少一定的方法和经验,这更加加重了她的心理上的紧张。
由此可见,对该幼儿的矫治必须从心理治疗着手,先消除她的心理紧张,再进一步提高她的交往能力,使其逐步适应新的集体生活。
四、辅导过程:
对幼儿:
1、建立良好亲密的师生关系,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她、帮助她,尽量抽时间和她说说话,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增强孩子对老师的信任,从而消除她对老师的心理紧张。
2、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她的行为,用集体游戏、混龄活动等比较自然的方法引导她跟其他小朋友进行交往,如发现有点滴的进步表现在集体面前表扬、肯定她的行为表现,鼓励她继续在同伴中寻找自己的好朋友。让她体验到跟小朋友相处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消除她对小朋友的紧张心理。
3、将她在园的进步的表现及时的反应给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方便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4、采用“结对子”的方法,请能力强的小朋友在活动中多与她接触,使她逐步适应新的环境。
对家长:
1、正常情况下让她坚持天天来园,不无故缺席。
2、主动与老师配合,互通家园信息,了解她的想法和需求,力求家园教育一致性。
3、建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沟通,谈话的主题可以围绕幼儿园的生活,引导孩子说说在园的一些情况:“你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歌曲?”“和哪些小朋友在一起玩游戏了”“老师请你回答问题没有”“今天在幼儿园什么事情使你最开心”等问题
4、向家长介绍一些幼教方面的期刊,引导家长向别人借鉴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
五、辅导结果:
经过老师、家长和小朋友的共同努力,川川小朋友已经渐渐的适应了小二班的集体生活,每天早上回园的时候也不再闹情绪了,在家长的提醒下会跟老师问好。平时在幼儿园川川的脸上会浮现一些笑容。集体活动时在老师的引导能够在集体面前回答老师的问题,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显得非常的开心。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3
日期:20xx年10月15日
幼儿姓名:张三
幼儿年龄:4岁
个案辅导老师:李老师
问题描述:
张三同学在上个月转入我们幼儿园,刚开始的几天适应情况良好。然而,在最近的一周里,他经常表现出情绪低落、不愿意参与活动、不与其他幼儿交流等问题。他的家长也反映,他在家里也变得沉默寡言,不愿意玩耍和与家人互动。
个案辅导过程:
1. 第一次辅导(20xx年10月10日):
– 与张三进行一对一谈话,了解他的情绪变化和问题所在。
– 通过绘画活动,帮助他表达内心感受。
– 鼓励他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他感到被理解和关注。
– 告诉张三,他可以随时找老师聊天,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
– 与张三的家长交流,了解他们是否有什么特殊情况或事件发生。
2. 第二次辅导(20xx年10月12日):
– 继续与张三进行谈话,了解他近期的日常生活和与其他幼儿的互动情况。
– 与张三一起制定目标,例如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与其他幼儿建立友谊。
– 制定个人成就计划,鼓励他完成小目标,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 在班级活动中,通过合作游戏和小组活动鼓励他与其他幼儿互动。
3. 第三次辅导(20xx年10月15日):
– 观察张三的情绪和行为变化。
– 鼓励他分享最近的积极经历和成就感。
– 与张三的家长沟通,了解他们家庭中是否有任何变化,并提供适当的家庭教育建议。
– 建议张三在家中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以促进自信和积极情绪。
个案辅导结论:
通过一对一的辅导和家庭沟通,张三逐渐表现出积极的变化。他开始更加愿意参与课堂活动,与其他幼儿互动,并且在家里也变得更加开朗和活跃。他的家长也表示,他在家中的情绪也有所改善。
建议继续观察张三的情绪变化,并与他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以确保他的心理健康得到持续关注和支持。
个案辅导老师签名:李老师 日期:20xx年10月15日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4
一、幼儿基本信息
姓名:小红
年龄:5岁
性别:女
所在幼儿园:阳光幼儿园
二、家庭背景
家庭成员:
父母职业:
家庭居住环境:居住条件良好
三、心理评估结果
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
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被动,缺乏自信。
对新事物有恐惧感,适应能力较弱。
四、辅导目标
帮助小红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培养小红对新事物的积极态度和适应能力。
促进小红在集体活动中的积极参与。
五、辅导过程
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小红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提高其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通过渐进式引导,帮助小红逐步接触和适应新事物,减少其恐惧感。
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小红的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对小红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使其感受到成功和快乐。
六、辅导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小红在自信心、表达能力、对新事物的态度和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具体表现如下:
在集体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增强,能够尝试主动接触和了解新事物。
与家长和其他幼儿的互动更加自然、积极。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积极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而不是轻易放弃或退缩。
七、家长反馈
家长对辅导效果非常满意,认为小红在自信心、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家长也表示会继续关注小红的成长,为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