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父母教育孩子的口语禁忌,需要特别注意!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父母教育孩子的口语禁忌,需要特别注意!-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良好的家庭交流口语对于营造自由宽松、尊重平等的精神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可在日常中,父母经常会不自觉地使用一些不恰当的语言,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那么,造成这些不当用语的原因是什么?父母日常又应当怎样避免这些不当用语呢?下面试举几例加以说明。


例一:不许说话(不许…) 赶快吃(赶快做…)


分析:


这是一种强制性命令语言。


在这种关系中,父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拥有绝对权威;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幼儿没有发言权,没有主动地位,只能是绝对服从者。


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感到压抑,进而形成唯唯诺诺、惟命是从、胆小怕事、缺乏主见的不良性格。


这又如何谈得上创设自由宽松、平等尊重的精神环境,培养乐观向上、敢于创新的良好性格?况且这种简单的指令真的能让孩子发自内心地遵守和服从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对策:


变强制命令为游戏式的玩中有乐的诱导。


幼儿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热爱游戏,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在游戏中,他们会全身心的投入而乐此不疲,并从中获得巨大乐趣,得到有益发展。


父母应充分利用这一点,随机应变,想办法将指令变成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比如:


(1)可以玩“神奇胶水”的游戏,请幼儿用想象中的神奇胶水“粘”好自己的小手、小脚、小嘴巴、小屁股,使其坐好不乱动,以集中注意力。


(2)让幼儿注意看某处时,可以告诉幼儿用小眼睛做聚光灯找到某处。


(3)让幼儿原地不动时,可以让他们比比谁最像木头人。


(4)幼儿不好好吃饭,可以玩芝麻开门或大老虎、大鲸鱼等游戏。


(5)让幼儿不乱跑时,可让其学小猫排队轻轻走。


这样一来,就能使幼儿又快又好地完成指令,更重要的是,完成指令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幼儿的个性得到了释放。


父母教育孩子的口语禁忌,需要特别注意!-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例二:你看你又如何如何? 我看你是忘了?


分析:


这类语言属于反面恐吓类语言,言外之意是,如果谁是最后或达不到要求,谁就将会受到批评或惩罚。


这种语言违背了幼儿教育所提倡的正面激励原则,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不一定能够像大人一样理解反话,试想,孩子在一种恐吓的情境下,能主动地、发自内心地去完成父母所提的要求吗?


教育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在这种情景下,孩子只能是一种简单的消极应对,并不能从中得到任何乐趣。即使完成了,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大概只能是压抑、紧张与恐惧了。


对策:


变反面恐吓为正面激励,以充满热情和积极向上的语言激励孩子。


比如:我们看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比比谁记得最牢等等,甚至还可以许诺对完成好的幼儿进行奖励。


孩子喜欢成功、追求上进、乐于竞争,这种正面激励能够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孩子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竞争,从而促使孩子更好地完成目标。


例三××:去把抹布拿来!


分析:


这类语言属于普通祈使句,表面看来似乎没什么不妥,然而它所缺少的是最基本的礼貌尊重。


礼貌用语表面上反映的是礼貌问题,其实本质却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问题。


许多父母经常教育孩子要懂礼貌,可自己在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尊重平等的关系并没有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真正建立。


这种人与人之间尊重与平等的概念的形成以及礼貌习惯的养成,需要的不是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而恰恰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言传身教与潜移默化。


对策:


变普通用语为礼貌用语。


比如,××,请你把抹布拿过来,谢谢!请你明天怎么怎么,可以吗?


父母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需要注重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应该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体现出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真正平等的精神环境和文明礼貌的语言交往环境。


父母教育孩子的口语禁忌,需要特别注意!-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例四:笨死了!这都不会,你还能干什么?


分析:


这是一种对幼儿的轻蔑否定用语。


这是父母的消极情绪在幼儿身上的尽情发泄,甚至可以称其为一种语言暴力,反映出父母对幼儿人格的严重轻视。


这类语言会给孩子造成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降低幼儿的自我评价,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其自信心,对幼儿乐观开朗性格的形成以及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杀伤力。


对策:


变蔑视否定为耐心鼓励。


父母还是需要严格杜绝这类语言的发生,应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并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要给幼儿时间,给幼儿信心,而不是一味的打击与耻笑,应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


在发现问题时,要多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及时调整目标或改变教育方法,对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予欣赏和保护。


要多对幼儿说:“没关系,咱们再来一次!”“要相信自己,下次一定能做好。”“这次好多了,继续努力啊!”“你说的跟别人不一样,还有更好的想法吗?”等等。


造成这些不当用语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幼儿的学习特点了解不充分。


2、没有真正把幼儿看作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和自主权力的人,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


3、缺乏语言艺术和教育机智。


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父母了解和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在日常要多学习,多思考、多积累、多交流,净化和改变日常沟通用语,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精神环境。

父母教育孩子的口语禁忌,需要特别注意!-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分享是一种美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父母教育孩子的口语禁忌,需要特别注意!-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视频音频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除!

在看 更好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托学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父母教育孩子的口语禁忌,需要特别注意!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