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之后,学习问题成了很多家长忧心的问题,特别是每晚辅导作业的时候,爸爸妈妈立马就变得十分暴躁。
国庆假期,很多家长都发现孩子变得懒惰了,做作业也不积极。这也是很多孩子的通病——自律性差、没有进取心和求知欲。
对于孩子自律性不强的问题,我们作为家长是很头疼引导孩子改变,有人提出的“马蝇效应”是目前教育专家表示认可的方法之一。什么是“马蝇效应”,在引导孩子方面,可以怎么利用它?
什么是“马蝇效应”
前美国总统林肯曾经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乡村的一个农场里面犁玉米地,林肯负责御马,好朋友则扶着犁,分工合作很明确。但是这个农场的马很懒惰,无论怎么牵引,都不愿意走动多几步,于是两人都累得筋疲力尽,但又找不到方法和技巧。
突然,马开始变得“积极”,走得越来越快,而让马开始走得快速的原因却是一只马蝇。他们甚至发现,马蝇不仅让马跑得快了起来,而且马和蝇之间似乎还在互相争斗谁走得比较快。
后来林肯成为了总统之后,林肯执意将他的对手——萨蒙·波特兰·蔡思招入内阁,并要任命他为财务部长。这正是林肯清晰马蝇效应的道理。只有一个不断与自己争斗的人在身边,自己才会不断地被激励并做得更好。
孩子自律性不佳、懒惰状态频出的原因:
第一、孩子生活过于安逸,不愿跳出舒适圈
当今社会的孩子已经享受到了很多我们那个年代没有的便利,他们的生长环境是安逸且舒适的,在爸爸妈妈的庇护下,他们习惯待在舒适圈内,不懂得自我规划时间。
受到挫折之后会沉溺很久。对于屡屡失败的经历,爸爸妈妈着急之余却无奈,孩子已经是无所谓的状态了,责骂、说教都无济于事。
对于这样情况的孩子,我们作为家长,需要给予孩子适当的挫折教育,去培养他们坚毅且不服输的性格。如果我们总是心软、心疼孩子、担心孩子,放任他们呆在“温室”中,孩子不思进取、懒惰的性格自然而然就会越来越明显。
但是,“挫折教育”请不要跟“打击教育”弄混淆,不要一味地否认孩子做的一切,“挫折教育”要掌握好一个度和要有原则的。过度的“挫折教育”和没有原则的“挫折教育”会让孩子受挫能力越来越弱,甚至有很强的反效果。
第二、对待事物丧失好奇心、求知欲
孩子从会说话开始,就对很多事情都很好奇,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问到爸爸妈妈都烦。可是孩子拥有好奇心是很难得的,越喜欢问“为什么”的孩子,求知欲越强。
爱提问的孩子是喜欢思考、喜欢探索知识、喜欢获取知识的孩子,所以爸爸妈妈要多一些耐心地去回答他们的问题。如果爸爸妈妈在孩子反复问问题的时候,表现很敷衍、很烦躁。
那么孩子慢慢地就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也成为了我们口中的“不求上进的孩子”,这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不公平的。所有孩子的性格、都是后天养成,爸爸妈妈如果没有好好引导,那么有天赋的孩子也会被埋没。
特别是新手爸爸妈妈,要学会培养和引导孩子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可以通过科普类的书籍、童话故事、绘本故事等内容,帮助孩子增加知识储备、增长见识。
利用“马蝇效应”引导孩子做出改变:
第一、与孩子一起规划时间,建立合适的目标
孩子对于时间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所以爸爸妈妈可以跟孩子一起规划时间,制定好每周、每日的小任务。制定好任务清单之后,可以与孩子一起建立合适孩子实际情况的小目标。
也可以制定能够做到的计划清单,如果是爸爸妈妈给孩子做的计划清单,那么孩子肯定很抗拒。所以,需要和孩子一起完成这个清单,爸爸妈妈也能起到督促的作用,孩子也有自我规划的意识觉醒。
第二、做孩子的榜样,与孩子一起改变懒惰的行为
爸爸妈妈要做孩子的榜样,如果一味地要孩子和别人做对比,那是不明智的做法。爸爸妈妈要求孩子的事情,首先自己需要先做到。
要纠正孩子懒惰的行为,爸爸妈妈做到之后,要及时纠正孩子懒惰行为,督促孩子成为一个上进的人。孩子的大脑发育、性格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基本上都是6岁之前会慢慢发展好。
爸爸妈妈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个“黄金培养时期”,及时引导孩子,那么孩子改变懒惰、不上进的行为习惯也就水到渠成,并且孩子能自我驱动地慢慢向自律且上进的方向去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孩子自己与自己作比较,每一次的小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进步是有迹可循的,这样一来,孩子会实行自我监督,进步成长得更快。
寄语:
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有见识、眼界开阔、有远见的爸爸妈妈,孩子能否变得上进自律,要看爸爸妈妈能否抓住关键的培养黄金时期,正确引导孩子提升自律能力和自我规划能力。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孩子自律性提升的小分享,期待爸爸妈妈们能与孩子一起进步!
分享是一种美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视频音频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