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
室内区域活动时间到啦!小朋友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进行活动。一鸣、初之、玺之三个小朋友来到搭建区进行搭建。一开始,三个人各自选择材料,自己随意拼搭。一会拼拼,一会拆掉。过了一会,一鸣小朋友们想到一个主意,高兴的对她们两个说:“要不我们吃火锅吧”。初之、玺之异口同声的说:“好”。小朋友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吃火锅。于是,搭建活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很快火锅架子和锅都已经搭好了。初之小朋友往架子下面放了很多柴。
过了几秒钟,一鸣小朋友开心的说:“锅开啦,我们放食物吧”。三个小朋友一起快速的往锅里放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由于锅的大小有限,很快锅里就放不开食物了,而且食物都掉落在地上。
大家都沉浸在把食物放到锅里的快乐中,掉地上捡起来在放到锅里。好像在比赛,看看谁放的食物多呢。大家边放食物边哈哈大笑,开心极啦。
不一会,由于锅承受不了食物的重量就连支架也全部倒塌啦。小朋友们的笑声戛然而止。“哎呀,怎么回事?”初之纳闷的说道。一鸣想了想说:“食物很多,锅太小啦,放不开”。这时大家都安静了一会,心里都在默默地想着对策。一鸣两眼放光大声的说道:“我们弄两个锅吧,我和爸爸出去吃火锅时见过,他们有好几个锅都可以吃火锅呢”。“好呀好呀”。初之玺之答道。
说着,一鸣小朋友拿拿起圆柱体竖起来做支撑,初之玺之两个小朋友负责给他们拿材料,这次他们选用的是长长的木板。因为木板比较长,小朋友不仅木板两侧都做了支撑,还在中间部分做了支撑。这样桌面更稳定些。
火锅桌做好了,初之小朋友去了生活区拿了两个盆用来用来盛火锅。又到了小朋友们最开心的挑选食材的时候了,小朋友们你挑我选、你争我抢的往盆里放着自己喜欢吃的菜和肉。
初之小朋友时不时的看一下炉下的火够不够旺,玺之小朋友拿来了勺子,还拿来了调料(绿色积木)往锅里撒。火锅的食材和调料都放好了,一鸣小朋友拿着勺子时不时的搅拌着锅里,之后,初之玺之小朋友则负责去摆好碗筷和可乐,等待火锅出锅。
过了一会儿,听到一鸣小朋友开心的喊道:“快来吃火锅好啦,快来吃火锅啦。”只见初之小朋友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儿豆腐放到碗里,吹一吹,准备品尝美味的火锅。三个小朋友们边吃火锅边聊天儿,玩的非常的开心。
教育分析
游戏一开始的时候,三个小朋友只是随意的拼搭,他们并没有制定计划。过了一会儿,一鸣小朋友提出吃火锅后,大家有了一定的主题和目的。之后进行的游戏大家也是紧紧围绕这个“吃火锅”这一主题进行的,可见孩子们搭建的目的性很强,做事有计划。
一鸣小朋友能把生活中吃火锅的场景再现到游戏当中,可见一鸣小朋友的经验迁移能力还是很强的。
火锅快要做好的时候,初之和玺之两个小朋友们提前把可乐碗和筷子摆的整整齐齐的。可以看出,在生活中,初之和玺之一定是做事非常认真,非常细心,有条理的孩子。
第一次吃火锅的时候,小朋友们是用木制积木来搭建的锅,这个锅非常的小,放的食物也非常少。当一名小朋友提出要用两个锅的时候,初之小朋友跑到了生活区拿来两个盆,这样吃火锅的锅够大,也能放更多的食物。满足了三个人吃火锅的需求,由此可见,中班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和以物代物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教育策略及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是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引导者。作为老师,应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材料和自主活动。
引导幼儿在游戏前制定计划,按照主题进行搭建,提高幼儿做事的计划性。游戏一开始时,三个小朋友只是随意的拼搭,可见此时他们并没有提前做好计划。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在游戏前进行讨论,一起确定好搭建的主题,使用的材料等,减少游戏中的随意拼搭,增强幼儿游戏的计划性。
提供更多的材料,丰富游戏内容,使游戏具有挑战性。从本次活动中可以看出这几个孩子的建构游戏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吃火锅的搭建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比较容易的。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材料。比如说吃火锅可以与生活区的锅、碗、筷子等以及美工区制作的吃火锅的食材等相结合,大大地丰富游戏的内容,也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从而推进游戏不断地发展。
分享是一种美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视频音频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