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一:游戏创设阶段
中班幼儿对社会的认知水平较小班有所提高,对角色游戏的经验也更加丰富,在游戏中更加自主,更加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也更加强烈。在进行美发店游戏时,有幼儿就提出来,我们的理发店功能太少,就只能美发,她去过的理发店还可以美容、美甲等。于是我们便产生了创设美甲店的想法。
在创设阶段老师之间也产生了歧义,一方面认为美甲过于成人化,会导致孩子只关注于外表。另一方面认为,这是源于孩子的生活经验且幼儿非常感兴趣,与其回避它,不如正确地去引导。在商量讨论中,我们最终以环保、健康、审美的角度来创设一个适于孩子游戏的美甲店。
阶段二:材料准备阶段
(一)通过谈话活动,分享、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
为进一步丰富幼儿有关的美甲店的已有经验,我们与幼儿进行了一场关于美甲店的谈话,在谈话过程中,幼儿纷纷谈论着自己对于美甲店的认识。通过谈话我们得知,幼儿对美甲店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此时的经验都是零散的,我们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幼儿将这些零散的碎片经验整合起来,同时,我们给孩子观看了美甲店营业时的图片录像,帮助孩子们对美甲师工作更深入的了解,促使幼儿对美甲店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为后续的游戏提供支持。
(二)鼓励幼儿大胆设想,创作自己的美甲店
通过谈话活动和幼儿已有的经验,幼儿了解到了美甲店里有客人、美甲师、收银员、店长等。孩子们纷纷表示,“我会画画,我可以做美甲师”,“我要变得美美的,我要做客人”“我们的美甲店应该有个名字”,随后孩子们进行了大胆地讨论,经过大家大家一致同意,我们的“公主美甲店”就正式命名了。那我们的美甲店可以做哪些指甲呢?“用指甲油涂,美甲店都这样的”。“我妈妈说,指甲油有毒的,小孩子不能涂的”。“我还见过贴贴纸的呢,可漂亮了”“还有假的指甲的,直接贴上去就行啦”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考虑到美甲材料的安全性,我们最后决定采用贴纸和假指甲贴为主要材料,美甲工具也全部采用仿真的材料。
(三)利用各种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原始材料
为了孩子们能尽快地进行美甲店游戏,我们从各种途径为孩子们提供材料,我们从班级和园内里收集来一些图形比较小的贴纸和一些能够当成美甲工具的材料。一些无法替代的材料,我们从网上购买了一些。在材料准备过程中,孩子们也纷纷从家里带来了一些可用的材料。一些家长得知情况后,也纷纷愿意为我们的美甲店提供丰富的材料。
考虑到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时地会萌发一些奇思妙想,他们会到处寻找自己想要的物品。如果找不到,他们会用其他的物品来替代。所以在开展游戏时,材料要准备充分,不仅数量要充足,还要注意种类要丰富。我们班的“百宝箱”长期对外开放,教师、家长可随时将有关材料进行收集、投放。
阶段三:游戏开展阶段
一、试营业、发现问题
美甲店终于要开始营业了,根据幼儿前期的分享和讨论,孩子们对美甲店的经营及美甲师的工作有了初步认知,他们迫不及待地准备开张试营了。刚一开门,就来了很多客人,队伍排起了长龙,美甲师们都认认真真地为客人们服务。可是,没过多久,问题就出现了。由于排队的队伍太长,后面的客人都等得不耐烦了,老是有客人在催促:能不能快点,为什么还没轮到我?店里的美甲贴款式太少,很多客人都没有看到自己喜欢的美甲贴,只好随便选一种,做完后都觉得很不满意,还有很多客人做完美甲后都直接走掉了,没有人付钱,导致试营业的第一天,美甲店没有收到一分钱……
针对观察到的这些问题,老师们意识到,“公主美甲店”的游戏看似颇受欢迎,但如果没有及时解决目前美甲店试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孩子们日后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二、通过游戏分享活动,帮助幼儿总结、提升游戏经验
游戏分享活动是帮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综合孩子们的建议及现实条件,老师和孩子们确定了美甲店最终的调整方案,如:客人太多,美甲师忙不过来,我们可以在店里设置等候区,在等候区提供多种书籍,让客人在等待时看书、聊天,打发打发时间;美甲款式太少,客人选择性太少,那就购买、准备多种款式的美甲贴,从艾莎、白雪公主,到小马宝莉、小猪佩奇……无论是漂亮的还是可爱的,各种风格的美甲贴应有尽有,保准客人满意……
教师在幼儿游戏出现混乱时,并比用马上就介入游戏,而是可以默默地在一旁观察幼儿,并且用录像的形式记录下幼儿当时的状况。游戏结束分享时,幼儿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自己当时的做法,更能发现自己在游戏中的行为存在的问题,接着大家一起讨论问题: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游戏玩得更加有趣。在幼儿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将这些约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就形成了游戏规则,幼儿自己制定的规则更愿意去遵守,这个过程也是帮助幼儿总结游戏经验,提升游戏经验的过程。
三、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尝试新的方法,推动游戏发展
看来,通过对美甲店物质环境的调整,“美甲贴款式太少”“客人忘记付钱”等问题都已不复存在了。可是,老师在观察孩子们游戏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美甲师和顾客全程零交流,即使顾客主动搭话,美甲师们也完全无视,埋头专注于做美甲。那如何解决该问题,帮助孩子们更自然的进行游戏呢? 为此,在孩子们游戏结束后,我们引导孩子们围绕“美甲师该如何主动与顾客聊天”这个话题进行专门的讨论。
孩子们回忆起以往和爸爸妈妈外出理发或购物时,理发师或导购员与爸爸妈妈间的聊天内容,并与同伴们进行了分享。根据孩子们分享,教师总结、梳理出了美甲师与顾客间的沟通技巧,如:美甲师可以主动和客人聊天;聊天的内容可以围绕商品;学会赞美客人。教师梳理完经验后,还可以迁移到其他角色区,鼓励“美甲师”迁移已有经验,运用掌握的沟通技巧尝试主动与“客人”聊天。
从美甲店的创设和指导过程中,教师充分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幼儿的认知、需求,创设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角色区,在材料准备时,发挥多种途径、利用多种途径。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在观察幼儿基础上,依靠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出专业的判断识别,提供适宜的支持,不断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分享是一种美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视频音频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