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已经过去,对于开始上班的打工人们,节后综合征又成了大家担心的问题。
长假期间,很多人会有作息不规律、暴饮暴食等情况,导致睡眠规律、饮食规律全部被打乱,从而出现一些胃肠道症状、睡眠紊乱、精神焦虑等节后综合征症状。
我们该如何科学调整呢?
调整作息,起居有序
国庆放假期间,以往规律的生物钟可能被打乱,引起人过度疲劳或过度放松。
恢复上班后,加上假日堆积的工作,坐在办公桌前,提不起精神,头昏脑涨,感到非常疲倦,心情也十分烦躁。
对于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其实就是调整作息、早睡早起,尽快恢复以往的作息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入睡前尽可能做到身心放松,可用热水洗脚、轻按头部、适度散步、欣赏音乐等方式调整。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尽量早休息,调整睡眠节律,在固定的时间躺到床上。
饮食清淡,调整肠胃
假期在家各种聚餐令人应接不暇,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现在假期结束了,不仅要“收心”,更要“收胃”,让“超负荷”的肠胃好好休息。
节后几天,可以把1/3的精米细面换成玉米、山药、地瓜、燕麦等粗粮,它们富含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同时,粗粮的热量相对米饭、馒头来说较低,对控制体重有帮助。
另外,还可多吃一些高纤维的蔬果,比如白菜、芹菜、竹笋、西兰花、苹果、菠萝等,这些食物富含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去除体内油腻,清洁肠道,加速将老废物质排出体外。如果担心膳食纤维吃得不够,可以适量摄入膳食纤维补充剂。
适度运动,缓解压力
节后提不起精神、没有胃口怎么办?
节后适度运动可以让我们缓解在假期里由于久坐不动、低头看剧等带来的身体僵硬感和疲劳感,让身体重新恢复元气。同时,适当的恢复锻炼也有助于我们排解焦虑、低落等负面情绪,提高精力和动力。
因此不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下班后做喜欢的运动如慢跑、游泳、跳舞、打羽毛球等,让人精神愉快,增强免疫力,使体力得到恢复,促进代谢等,但是运动后要注意休息,运动时间不要离睡眠太近。
制定计划,量化工作
长时间放松后,面对即将到来的工作压力难免会感到焦虑和倦怠。
节后短时间内不宜安排强度过大的工作,应循序渐进,先把必要的工作做完,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逐渐的恢复到日常的工作量。
与此同时,可以做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假期已经结束,规划一下未来的工作安排,把心态调整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白天工作时可以喝点茶、咖啡提神,也可以在工作间隙进行慢而深的呼吸,吐故纳新,达到舒缓身心的作用。
药膳按摩,增强体质
长假期间,不少人饮食不节、睡眠紊乱或者旅途劳累而出现胃肠道症状及腰腿酸痛、疲乏等体力不支现象。
大家可使用以下3款药膳来帮助胃肠功能恢复正常。
鸡内金白萝卜粥:鸡内金10克,白萝卜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鸡内金用小火炒至黄褐色,研成细末备用。再将粳米入锅煮粥,待米烂时兑入鸡内金粉,再煮10分钟即成。鸡内金性平味甘,能消积滞、健脾胃;白萝卜能消积化食,两者同用,对饮食积滞很有效。
山楂麦芽饮:生山楂25克,炒麦芽15克。将生山楂与炒麦芽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具有健胃消食、化积导滞的功效,适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者饮用。
红莲子红枣炖雪蛤:红枣(去核)10个,雪蛤40克,冰糖适量,红莲子40克,高丽参10克,加水炖服,可增强抵抗力、强体质,对于舟车劳顿后引起的体力透支、疲惫等现象有较好地缓解作用。
分享是一种美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视频音频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