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研究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研究-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角色游戏是创造性游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游戏,也是幼儿时期最典型、最独特的游戏。

  从分析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案例,发现角色游戏对幼儿的智力、语言、社会性、情绪情感以及身体的发展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在幼儿园中存在游戏材料投放混乱、教师指导偏差等问题。因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念,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投放材料以及正确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第一,以角色游戏的概述、结构、特点以及意义开篇;第二,以角色游戏对幼儿的智力、社会性、语言能力以及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作用进行论述;第三,指出角色游戏中材料投放和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第四,提出关于角色游戏的教学建议。第五,对本文进行总结。本文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

  “幼儿期时游戏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寓教于乐。幼儿对成年人的生活充满好奇,会进行模仿表演,这就使得角色游戏的形成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而角色游戏仅仅作为幼儿游戏是远远不够的,幼儿教师应让角色游戏作为一种教育手段。

一、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概述

  角色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借助材料,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是有一定的主题,例如娃娃家,理发店,小食店等。

 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研究-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二、角色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一)角色游戏对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

  角色游戏是生活的反映,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接触各种各样的玩具与材料。通过自己的感官,了解并认识物体的形状,特征,用途等,从而加深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例如,在组织幼儿玩滑滑梯时,幼儿会感受到高度的变化,从而理解“高”“低”“向上”“向下”等方位的概念。在角色游戏中,可以激发幼儿积极的感知、观察、注意、思维、想象等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二)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发展和生存的主要活动,是幼儿获得和表达其社会交往的情景,可以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倾向,从而更好的理解他人。皮亚杰认为:“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无法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但随着角色游戏的发展,幼儿会逐渐意识到同伴的观点和想法情感。

  1.有利于幼儿学习社会交往策略和技能,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社会交往的机会。交往能力实在与他人接触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会不断练习巩固自己已有的社交经验。例如微笑、请求、邀请等行为,在实践中学习交往,感受交往的快乐。

幼儿社会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通过在游戏中观察、模仿、学习并逐步掌握社会交往策略和技能。例如,言语礼貌、遵守规则、主动帮助他人等等行为,幼儿都可以通过在游戏中模仿他而习得。久而久之,便会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2.有利于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正确的认知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每一位幼儿都各自拥有不同的特点,他们的发展水平、知识经验、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社会交往中,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当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同伴间会相互模仿,相互学习,从而扩充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认知水平。当幼儿的认知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时,就会对事物作出评价。在游戏中,幼儿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对方的评价,从而可以客观的看待事物。

  3.有利于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培养良好的社会品质

  幼儿的自控能力是幼儿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性的重要体现。自我控制能力是一种主题通过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自觉抑制对外界的诱惑的冲动,遵守行为规则,是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标准。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是最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社会品质。

 (三)角色游戏对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角色游戏能为幼儿提供给表达和发展的机会。在角色游戏中创设一个能是幼儿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能大大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角色游戏活动当中,幼儿所选的角色都具有独特的情趣,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当幼儿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所认识时,会了解到不同角色所具有的特点。如表情,语速,情感等,从而能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角色游戏中,需要角色之间的对话交流以及书写行为。例如买衣服主题,销售员应与客人交流,应对商品进行标价等都可以提高幼儿的交流和阅读书写的能力。

 (四)角色游戏对幼儿情感的作用

  角色游戏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分的体验到快乐,伤心,生气,痛苦等多种情绪。例如扮演病人时,会体验到生病时的痛苦;扮演美食家时,可以体验品尝到美食时的开心。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可以丰富自己的情绪情感,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以及增加情绪情感的稳定性。

  在角色游戏中,可以满足幼儿的成就感。在平常生活中,幼儿因受成人的看管,许多活动都被限制了。但在游戏中,幼儿是自由的,他们可以去尝试各种各样的职业,通过想象,利用游戏材料制作出成果时,他们会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幼儿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也就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

三、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一)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问题

  1.幼儿园游戏材料不足,缺乏动手能力

  幼儿园没有提供太多的游戏材料,而且材料的种类也不够丰富。小班只有积木拼图,没有其他能吸引小班幼儿的玩具;中班的材料是橡皮泥,拼图和一些其他混合的玩具;大班也没有太新颖的玩具材料。现有的玩具材料都是教师买的现成品,并没有找到那种玩具材料是教师或幼儿手工制作。例如,一些节日材料都是买的现成品,并不是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的。教师买回来负责挂起来,幼儿一点参与感都没有。因此,在进行游戏时,幼儿投入不进去。

 2.材料投放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教师材料的投放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主观性太强,太随意。材料投放位置十分混乱,没有相对应的主题,引起不了幼儿的游戏兴趣。例如,为小班幼儿投放“买东西”这一主题的的游戏材料,没有考虑到小班幼儿根本不理解什么是“买卖”,引起不了幼儿对这一活动的兴趣。

 (二)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存在的问题

  1.忽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导地位

在进行角色游戏,游戏的主题、角色的分配、剧情的发展以及游戏的规则,都应由幼儿自主决定。也就是说,幼儿要玩什么,怎么玩以及和谁玩,教师都不应过多干涉。然而,在我所实习的幼儿园,我发现在幼儿进行游戏时,教师的过多干涉了游戏。例如,在“娃娃家”主题的游戏中,教师会指定某位小朋友是“爸爸”或者让剧情的走向随着教师的想法发展。

  2.无法正确把握介入游戏的时机

在幼儿进行游戏时,无意义的介入游戏不仅会打断幼儿的游戏思路,还会打消幼儿的自主性。我发现,大多数的教师无法正确时机,都是一些无意义的介入。例如,在“我是小交警”这一主题游戏中,“小交警”由于过于慌乱,并没有对“闯红灯者”进行及时管理,这时,教师就进行介入,向幼儿进行提问“你是什么身份?”“你该做什么?”等问题,导致幼儿内心更加混乱,使得游戏进行不下去。

四、关于角色游戏的教学建议

 (一)不同年龄段幼儿角色游戏的教学建议

  1.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教学建议

  (1)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因此,游戏情节要简单,让幼儿理解情节。如娃娃家主题的角色游戏,小班幼儿就能很容易理解。角色游戏是生活的反映,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就越积极,幼儿扮演的角色越真实,幼儿就越能投入到游戏当中。

  (2) 创设温馨的环境,提供适宜的材料

  小班幼儿刚进入幼儿园,对环境不熟悉,具有陌生感和恐惧感。因此,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到安全,温馨的环境。

陈鹤琴说:“我们要重视选择各种适宜的玩具,并把玩具作为教育孩子促进认识,发展想象,锻炼身体,培养高尚道德行为的一种手段。”虽然小班幼儿角色游戏剧情简单,但是幼儿喜欢。特别是当幼儿看到逼真的玩具时,更能激发他的游戏兴趣,从而提高游戏质量。

  2.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教学建议

  (1) 重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导地位

  在游戏中,应重视幼儿的反映,幼儿才是游戏的主导者,教师应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参与其中,和幼儿一起进行游戏,这样教师才可以更加方便的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指导。对于不敢进行游戏的幼儿,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引导他们大胆的参与游戏,增加幼儿的自信心。

  (2) 增加游戏中的交流和协作

  在游戏中,教师应积极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适当与幼儿进行交流,在遇到问题时与幼儿进行协作,共同完成游戏。例如,在“娃娃家”主题的角色游戏中,“妈妈”总是一味的在做家务,烧饭,与正在看报纸的“爸爸”没有交流。此时,教师可以以“客人”的角色进入游戏,让游戏中的角色都有交流。

  3.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教学建议

  (1) 制定适宜的的角色游戏方案

  大班幼儿对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型角色游戏尤其感兴趣,这类游戏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能让幼儿主动去探索。因此,适宜的游戏方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深化游戏内容。

  (2) 隐形指导和显性指导相结合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把握好时机,加以指导。在面对不同的时机和对象,应显性指导和隐形指导相结合,让每位幼儿都能得到表现的机会。例如,幼儿没有主题开展游戏时,教师在了解幼儿对飞机感兴趣后,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书等活动,启发幼儿开展“飞机”主题的游戏。

  (二)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建议

  1.材料可操作化

  角色游戏的材料一般是成品材料和半成品材料,成品材料是直接投放,不具有操作性,幼儿可以直接使用。而半成品材料是可以操作的,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幼儿必须通过思考、创造使其成为自己想使用的物品。

  2.材料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角色游戏的材料投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的理解基础上去投放材料。投放的材料要是幼儿需要的,理解的,感兴趣的。

  3.材料种类丰富

  材料的种类要多,但并不是鱼龙混杂的,而是以幼儿为主,可一物多用。投放种类丰富的材料是为了满足幼儿不同的需要。一物多用则是为了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结论

  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最典型、最独特的游戏,也是最能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需求的一种游戏。因此,要充分利用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得到发展。

  实现角色游戏真正的教育价值,必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需要有所不同,所以,需要教师依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指导。教师正确的指导不仅可以丰富游戏情节,还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往,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使角色游戏更好的进行。

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研究-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分享是一种美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研究-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视频音频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除!

在看 更好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托学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研究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