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游戏是指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言语、肢体动作、情绪,再现文艺作品内容,如:音乐剧、歌舞剧、童话剧、绘本剧等,表演角色活动为满足和快乐的一种游戏形式。 表演游戏对幼儿语言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表演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根据幼儿年龄、性格、理解能力的差异,教师应该做出相应的游戏学习方案和计划,才能真正让表演游戏发挥到培养幼儿语言能力以及形成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作用。
幼儿从选择和确定表演作品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有了一个规范游戏者的框架。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自发的在脑海中将自己要说的话、要做的动作与故事人物、情节联系起来。而这些能力随着幼儿的年龄差异、生理差异、性格差异以及理解能力的差异的影响,对再现故事人物动作、语言以及理解故事转折的情节都产生了不同的难度。
学龄前儿童是3周岁至6周岁年龄段的幼儿,在幼儿园我们也分小班、中班、大班,这就意味着幼儿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都随着年龄的层次而产生层次。还有相同年龄段出现不同层次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所以我们的表演游戏一定要基于以上层次来开展,决定了我们选择和设计的表演游戏也是有层次的。
二、如何根据表演游戏特点选择、设计合适学龄前儿童的表演游戏
(一)语言要口语化、儿童化、表演作品连贯性强、易揣摩
幼儿在刚开始接触表演游戏时,应该选择一些对话性强,对话多次重复的,语言朗朗上口的儿童文学作品来进行表演。这样既能给刚接触表演游戏的幼儿一个很好适应期,又能从易到难逐步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当幼儿表演“三只蝴蝶”的时候,幼儿提问黄花、红花、白花的话语是重复的,而黄蝴蝶对应黄花姐姐、红蝴蝶对应红花姐姐、白蝴蝶对应白花姐姐这些强烈的对应性让幼儿很容易理解揣摩出自己角色对应的语言表述及动作。这类型的语言非常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而作品中起因:三只蝴蝶在花园里舞蹈时遇到下雨;经过:三只蝴蝶分别向花儿姐姐求救,但是都对朋友不离不弃;结果:太阳公公被感动了,赶走了乌云,雨停了,三只蝴蝶又快乐的一起跳舞。故事简单易懂,连贯性强,具表演性。
表演游戏的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以及幼儿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的适应,影响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因此,我们选择幼儿熟悉并喜欢的童话、故事、诗歌等儿童文学作品来作为教材内容时,务必考虑幼儿所处年龄层次及领悟能力层次,进而选出适合不同层次的幼儿的作品。如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语言表达不连贯、不完整、夹杂方言等,我们选择的作品要简单易懂,前因后果显而易见,语句稍简短、多重复。
如:《小猪变干净了》《三只小猪》、《小蝌蚪找妈妈》、《小羊过河》等作品进行删减版的表演,表演过程中教师还要负责用旁白的方式参与到幼儿游戏中,引导幼儿更好的进入角色,并努力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角色对白。中班孩子们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强一点,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到完整的对这些表演作品比较熟悉,作品中角色性格特征鲜明、语言、行为容易进行模仿,并且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符合学龄前幼儿年龄的特点。
而大班的幼儿在这个活动中,通常表现出比较老练,对故事发展大致走向已有把握。这个阶段,我们在设计表演游戏时,不再需要对故事进行删减、简化,甚至要求幼儿做细节表情的处理,揣摩主人翁的情绪、内心独白、肢体语言等等。我们不仅要求幼儿孩子通过创编较为熟悉并喜爱的文学作品,体验到了表演游戏的另一种乐趣,同时在创编活动中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及获得成就感,继而对表演游戏产生更多的喜爱。
1、在表演中如果表演内容中出现的旁白过多,就会导致幼儿消极等待,影响到幼儿表演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将一些旁白改成一些合适幼儿年龄特点的对话。例如,在幼儿园小班,我们可以简化旁白,用一两句话带过。中班的幼儿理解能力强一点,可以通过将旁白改编成对话,减少等待的时间,更好的表达出角色的情感和神态,让表演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了。 而大班的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比较好,可以老师代读旁白或者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读。
2、我们可以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在幼儿游戏时,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演角色形象,创造出同一内容的不同语言、动作并指导幼儿能根据生活经验自编自演,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合作意识、交往能力。
幼儿表演游戏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管是幼儿还是成人,对每一部文艺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都是不同的,当我们去再现作品时,是带着我们的理解、感悟和生活经历去创造的。所以在表演游戏中,同一部作品或同一角色由不同的幼儿的扮演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我们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引导幼儿去续编、改编、仿编故事,并用自己的想法表演出来,都是对幼儿表演游戏的创造性的培养。
1、当幼儿在表演过程中运用到故事以外的词句,我们要肯定他,及时表扬他。如,有一次我们在学习语言故事《小猪变形记》时,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有些幼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故事,也非常有趣。在讲到小猪踩着高跷变得很高时,有个幼儿说出了“得意忘形”的成语,幼儿平时积累的词汇正在活动中得到爆发。老师马上表扬了他,“你真棒!说的真好!”幼儿在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以后,变得非常开心,相信所有的幼儿都将得到启迪:我们还可以这样说。所以老师的评价与肯定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
2、幼儿之间互评以及自评,加上老师的总结,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在评价同伴的表演时,应找出他人的优点与自己相对照,发现自己的优与劣,从而更加努力,提高表演水平。
学龄前儿童是语言学习最为关键的时期,这时期的语言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演游戏给幼儿创造了一个真实的交际环境,给幼儿的语言学习提供了支持。开展不同的表演游戏的形式,能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使得幼儿愿意大胆地进行语言的表达。在幼儿园,开展表演游戏必须遵循幼儿年龄、性格差异的特点。选择、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游戏脚本去适应幼儿的差异,才是有效的培养、激发幼儿语言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兴宁市爱兴幼儿园)
分享是一种美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视频音频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除!
点在看 更好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托学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