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迎来了
2023年的第一个节气
——小寒
标志我国气候开始进入
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
俗话说
“小寒大寒,准备过年”
随着小寒的到来
年的味道将愈来愈浓
置办年货,游子返乡
旧岁已近暮,新岁将至
亲爱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
可以陪孩子一起做这6件事
和孩子一起盼雪迎春
01
告诉孩子什么是『小寒』
小寒是24节气中
第23个节气
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
到了小寒
北方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南方大部分地区也是
霜雪交侵,冷透肌骨
俗话说“冷在三九”
由于隆冬三九也基本处于
小寒时节之内
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
标志着我国气候开始进入
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
02
给孩子讲讲『小寒三侯』
一候雁北乡
小寒之日“雁北乡”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
是顺阴阳而迁移
此时阳气已动
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二候鹊始巢
小寒后五日“鹊始巢”
喜鹊在这个节气已经开始筑巢
准备繁殖后代了
三候雉始雊(gòu)
再五日“雉始雊”
雉是野鸡,阳鸟,
雊(gòu),求偶鸣声
这时,早醒的雉鸠就开始求偶了
03
和孩子一起体验『小寒习俗』
习俗一:画图数九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
据说早年该地的农家每逢小寒
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
来避寒养生
小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
所以“画图数九”的民俗
与小寒有密切的联系
不妨和孩子一起数九计数
让孩子说一说
小寒这天属于几九呢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习俗二:吃糯米饭
广东民谚
“小寒大寒无风自寒”
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
是传统习俗
民间传统认为
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
食用后全身暖和,利于驱寒
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
加熟花生米和碎葱白
拌在饭里吃就是一道美味哦
习俗三: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
天津地区旧时有
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
习俗四:吃腊八粥
腊八节一般在小寒大寒之间
因此饮食上“小寒”节气中
有一重要的民俗
——吃“腊八粥”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消化能力还比较弱
给他们吃的腊八粥
一要营养丰富
二要做得软烂顺口
便于消化吸收
三要色香味俱全
能勾起孩子的食欲
习俗五:准备春节
进入小寒,年味甚浓
人们开始写春联、剪窗花
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
为春节做准备
04
陪孩子一起锻炼『小寒运动』
踢毽子、跳绳
斗鸡(盘起一腿,一脚独立,相互对斗)
都是小寒节气
很有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
正应了那句民谚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这些不仅是孩子们的运动游戏
对忙碌上班的家长们的健康
也都很有帮助
特别适合全家一起来玩哦
05
给孩子读读『小寒的古诗』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聚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06
为孩子做好『小寒保健』
防寒保健
在严寒模式开启之际
出门前应给宝宝穿好保暖衣
棉衣棉裤或羽绒服等
面料柔软的棉衣棉裤
是最好的选择
给孩子穿衣暖和即可
不必穿着太多哦
多吃一些温补性食物
天气寒冷,幼儿饮食
要特别注意杜绝给孩子吃
生冷黏硬的东西
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
温热食物
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
流感疫情双预防
小寒一到,年关将近
社会上人群流动量增大
我们带孩子外出时
要注意预防冬季各种传染病
还要加强对新冠疫情的防范意识
外出戴好口罩
避免去人群过多的场所
注意勤洗手,勤通风
北风缕缕,吹醒了思念
雪花飘飘,凭添了牵挂
小寒料峭,天气虽凉
愿我们被爱包裹
小朋友们
分享是一种美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视频音频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