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孩子的动作
在你的课堂上或者家里,有没有以下这样的小孩:
爱揉眼睛的小孩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他们还没有准备好进行独立的阅读。
他们的眼部肌肉需要更多力量来适应独立阅读这种高精度眼部运动。
此时的孩子爱揉眼睛或者眨眼,他们常常会将视线从书上移开,有时甚至逃避阅读。
在进行独立阅读前,要花一些精力去指导他们进行眼部能力锻炼。
爱捂耳朵的小孩
当所处的环境有噪音时,他们会捂着自己的耳朵。
有时他们可能会试图搞清楚声音的来源,但有时也会试图把所有声音都挡在外面。
爱捂耳朵的小孩,需要更多安静的空间来集中注意力,也需要参与更多的活动来提升区分背景声音的能力。
有洁癖的小孩
他们拒绝参与打闹游戏,你会看到他们脸上写满了抗拒。
这种情况作为老师或者抚养人,应该耐心地让他们接触各种各样的触觉刺激,但是请注意,这个接触触觉刺激的过程一定要由孩子来主导。
坐立不安的小孩
他们往往不能安静地坐着,总是动来动去,扭来扭去。他们喜欢待在大家的最后面,因为那里有更多的活动空间。
坐立不安并不意味着不感兴趣,事实上他们可能努力去集中注意力,又或者,他们只是想去洗手间。
爱旋转的小孩
他们喜欢绕着自己转圈圈或者通过荡秋千等方式带来的晕乎乎的感觉。这并非多动症,这只是代表孩子的大脑渴望前庭刺激。
玩椅子的小孩
他们被多次警告要小心,实际上他们可能只是想要有摇动的感觉。
这时候,应该对他们适当地进行前庭剌激。
撞上家具的小孩
他们撞到了家具上,这并不一定是由于他们笨拙或缺乏观察力。
可能他们只是还不太了解自己的身体。
这时就需要做一些培养身体意识的活动。
爱触摸的小孩
他们喜欢触摸人和物体。
他们喜欢靠在别人身上,但是,这并非意味着他们想要被关注或被溺爱。也许,他们仅仅是需要通过融入环境来增强空间意识。
弄坏铅笔的小孩
他们总是弄断铅笔的铅芯,看起来好像是由于过度用力所造成的。
虽然看似有攻击性,然而他们仅仅可能是不了解自己力量的大小。
他们需要进行一些动作精细和肌肉控制力的训练,比如,让他们练习一下在不洒水的情况下向容器内倒水。
写字潦草的小孩
在最初学习写字时,他们的字写得乱糟糟的。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的体能锻炼,他们需要在各种各样的空间里移动身体(进去、出来、上来、下去、穿过等)。
萎靡不振的小孩
他们会花很长的时间学习如何坐直。
好的坐姿取决于核心肌肉的力量。
更多的全身运动——尤其是挑战核心肌肉力量的游戏和运动有利于他们的能力提升。
跳来跳去的小孩
他们会跳来跳去,看起来无法集中注意力或缺乏毅力,但是在儿童早期,这更有可能是肌肉缺乏耐力所造成的。
想要离开的孩子
才上午九点,他们就问是否该回家了。
如果这种情况频繁发生,可能他们是累了,但也可能是身体没有做好准备。
双手动来动去的小孩
在画画或写字时,他们的双手动来动去。
这并非单纯因为好玩,而是他们必须这么做。
这是因为孩子需要继续调整中央轴,也就是说他尚未确定惯用手。
这时,交叉模式的活动会对他们有很大帮助。
反着写字的小孩
他们有时会把字反着写。这种错误仅仅是因为他们的中央轴还不成熟。
姿势扭曲的小孩
即便是写非常简单、笔画很少的字,他们也要扭曲着身子。
当孩子采用不自然的姿势时,他们很可能是在应对或者避免中央轴的影响。
这时,同侧身体活动也许会帮助他们校正姿势。
握紧拳头的小孩
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对他们来说非常困难。
他们的手、手臂和肩部肌肉不够强壮,所以他们会尽可能采取最舒适的手部姿势。
这时,他们需要玩玩单杠或其他能够增强上肢、手部和手指力量的活动。
旋风小子
他们只知道一种速度:快。
以至于无法减速,也无法调整运动的速度,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身体。
这时,要让他们尽量慢慢地做事情,试着以“慢”开始新的一天。
被嫌弃的孩子
在小组游戏中,他们总是最后一个被挑中做队友。
在大多数团队运动中他们缺乏控制能力。
当孩子在这方面有困难时,利用肥皂泡、羽毛或其他移动缓慢的物体培养他们的眼睛和手脚的协调能力。
学习解读孩子的动作,让孩子“运动着去学习”更加简单。
分享是一种美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