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环节“做做有趣的动作”,主要由我带领幼儿来做。
我在前面示范,幼儿在后面照着做。“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口令一喊完,我立马开始第一个动作:弯腰双手触地。幼儿们也纷纷学着我的样子弯下腰来。等我去检查时,发现有一部分幼儿在双手触地的同时,膝盖微微歪曲。当时课上,我的做法是马上回到讲台前,示范并指出幼儿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如果把这个动作的要领编成顺口溜,幼儿们肯定能很快掌握。我可以这样说“弯腰把头低,手指亲亲地,腿儿要伸直,膝盖别歪曲,看我行不行,我说行就行。”我想这样一说,韵律感强,幼儿一听就懂,一学就对。此后的第二个、第三个动作都可以以顺口溜的形式来教幼儿,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一开始,幼儿双手在背后无法相握,他们一个劲地叫我,“陈老师,不行啊,我够不着!”“陈老师,我也够不着啊!”我一看,确实大部分幼儿无法完成这个动作。于是,我降低了要求,说:“只要手指碰到手指就可以了。”虽然放低了要求,能完成动作的幼儿还是少之又少。有些心急的幼儿还跑到我面前,请求我帮助他们,让他们的手指能碰到。我帮了这个,又帮那个,费了很大劲也没能帮到几个。
此时,我也发现了问题所在,孩子们衣服穿太多了。正当我要提醒他们应该脱掉外套时,我班的马思远已抢先我一步,脱下了身上的外套,喜滋滋地高声唤我:“陈老师,你看,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只要把衣服脱掉就行了。”其他幼儿听了,纷纷效仿。
这一环节,自由度高、开放性大,幼儿参与主动,收效甚好。课后,我在网上看到一位老师在这个环节用竞赛的方式鼓励双方相互学习,相互挑战,充分挖掘幼儿的同伴资源,这一方式比起让幼儿自由展示更胜一筹,非常值得借鉴。
当然,作为教师的我,更需努力钻研教材,思考使用何种教学策略能更好地适应大班幼儿的特点,能更好地展示幼儿个性化的审美,我将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努力摸索。
投稿邮箱:zkyjssedu@126.com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平台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