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
很多城市又回到了2020年初的状态,
不得不居家防控,停课停学。
2020年1月到2022年3月,
800天的抗疫防疫。
在疫情反反复复的三年时间中,
我们的幼儿园
发生了哪些不一样的变化?
最近开始着手准备孩子的毕业档案。
但,回想三年的时光,
恍惚而过,
一切仿佛停止在了2019年的寒假。
细细算来,这两年多,
和班里许多孩子们见面的日子,
原来都没有超过200天啊。
没有举办过热热闹闹的全园大型活动,
取消了那么多春游秋游和社会实践活动,
和孩子们的合照少得可怜,
家长们一次也没有入园……
期待赶紧花开疫散,
毕业典礼。
以前,离园后加班写教案,
现在离园后加班来消毒。
以前一整天带着笑容,
可以肆无忌惮地享受孩子的拥抱,
现在为了孩子的健康安全,
只能忍着不抱。
以前下班看到家长来电最紧张,
现在收到家长出省出市报备最紧张。
以前等家长回复班级通知”收到”最着急,
现在等家长们回复行程排查”无”最着急。
以前带班说的提醒是:
“请小朋友们去小便-洗手-喝水”
现在说得最多的提醒是:
“洗手要认真哦,来用七步法重新洗一遍”
一边要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
一边要保证幼儿生活学习的常态化自主化,
达到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
教师在一日保教活动中,
应该如何平衡两者,
让幼儿的自主性、互动性
在防控要求下获得最大限度的锻炼?
这成为老师们最新的困惑与思考。
疫情,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
一日生活皆课程,
各种活动皆教育,
我们把目光放得更远,
也让我们格外珍惜孩子来园的每一天,
我们试着把原来的教案收起来,
为孩子
生成了很多有温度,有欢笑的活动。
犹记得2020年春季学期居家防疫的情景
8:00 AM 云开会:
疫情防控管理小组会、
线上课程教研会、
家长工作安排会……
10:00 AM 云互动:
下发通知文件,
健康排查登记,
指导家长孩子学习疫情防控知识,
布置今日亲子小任务……
11:00 AM 云备课:
今日教研群里的主题:
讨论如何用家里仅有的A4卡纸、
水彩笔和剪刀,制作精美教具,
为直播课做准备。
3:00 PM 直播互动半小时后开始!
啊?要直播了?
你洗头发了吗?
化好妆了吗?
换好衣服了吗?
指导家长连线视频了吗?
16:00 直播互动结束了
可以躺会了吧。
等等,
还有哪位家长没有交今天的表格?
19:00 家长群第N波云互动:
亲子小任务来打卡了,
点赞点评棒棒哒!
起初,还手忙脚乱,
挺崩溃的。
如今,已经习惯了家长不再入园,
线上家长会,
线上亲子活动,
线上沟通平台,
已经驾轻就熟,掌握自如,
家园云端共育工作做得顺风顺水。
三年中,
疫情防控演练不断,
错峰入离园、
轮流户外游戏、
提高消杀频次等
疫情的常态化防控措施,
也已经成为一日常规的一部分,
所以当真正面临疫情时,
我们也越来越自然地接纳,
从幼儿园的守护者,
成长为社区的守护者。
平时,
是温柔细心守护着孩子们健康的老师,
当本市出现疫情时,
老师闻令而动、积极响应,
变身能顶大梁的社区”大白”,
传递着老师们满满的抗疫力量,
用实际行动诠释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在后疫情时代,
不仅把老师的工作重心从园内转向家庭,
同时,
疫情带来的”慢节奏”和”空间”
也让老师有了持续地、深度学习的机会,
有了积蓄自我成长的力量。
在这缓慢的三年中,
有的老师一直在默默学习,自我提升,
有的老师得过且过,停在原地。
三年下来,
可能就是一生的差距。
一切终将过去,
但过去之后,
有人依然停留在原地,
有人已经迭代升级。
投稿邮箱:zkyjssedu@126.com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平台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