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背景:
在前几天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分享了自己在“捕鱼大赛”游戏中的想法,也把与同伴合作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孩子们对这个材料充满了兴趣,在区域活动中经常会有同伴自主结伴来参加游戏。
案例描述:
区域活动开始了,盼盼来到童童面前说:“今天你跟我一起玩捕鱼游戏吧,这个我会玩的。”童童点点头。于是两个孩子一起拿出材料,把四个盒子摆放他们面前。
童童问:“我们要先决定要抓几条鱼才能收齐。”
盼盼说:“5条好了,这样如果抛到6,我第一次就可以拿鱼了。”他说完摆摆手笑了。
“你先来吧。”盼盼说。
童童拿起骰子抛到了4,她拿了4条蓝鱼放在盒子里。盼盼抛到了1,他很快拿了1条蓝鱼放在盒子里,然后抓出所有的蓝色鱼说:“已经5了,我都收走了。还是我先收鱼了。”
童童第二次抛到骰子6,正当她要拿鱼的时候,盼盼赶紧提醒道:“已经可以收鱼了。”
童童停顿了一下,拿了5条蓝鱼和1条红鱼分别放在不同的盒子里,然后也收走了5条蓝鱼。游戏持续了大约15分钟,两个孩子都获得了许多彩色小鱼,脸上都面带微笑,并向我讲述自己获得鱼的经历,最后,又一起合作整理了材料。
案例分析:
探究兴趣:盼盼主动邀请童童合作一起玩该材料,说明幼儿对这一材料有浓厚的探究兴趣,且在15分钟的操作过程中,幼儿都没有出现游离、放弃或者随意摆弄的现象,也证明两位幼儿操作专注度高。
数学认知:从两位幼儿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知道5比6小,可以当抛到6的时候直接收鱼;而且当已有4条鱼时,盼盼放了1条鱼,直接收鱼。说明幼儿对6以内数的分成与组合非常熟练,并且能较好的在实际游戏过程中运用解决问题。
同伴合作:从幼儿邀请游戏、合作游戏、合作整理的这一系列过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两位幼儿默契配合、有序合作,充分证明了大班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策略跟进:
1.数量难度的递增
在本次合作操作中,幼儿主要感知6以内数的分成与组合。那么在幼儿熟练掌握6以内数的数量关系之后,可以投放10以内,甚至20以内的数卡,引导幼儿逐步增加难度尝试挑战。
2.合作人数的增加
当两位幼儿合作玩这一游戏有序熟练后,可以从2人增加至3人、4人合作游戏,也让幼儿对分成与组合有更多的思考与挑战。
3.游戏轨迹的呈现
经过游戏后的分享与交流,教师提炼幼儿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思考的解决方法等,并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
投稿邮箱:zkyjssedu@126.com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平台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