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你经常和孩子讲条件,就不要怪孩子和你斤斤计较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你经常和孩子讲条件,就不要怪孩子和你斤斤计较-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1

生活中是不是经常听到孩子这样向家长讲条件?

“妈妈,你让我做作业可以啊,但做完以后你要给我买一个变形金刚。”

“我可以吃完这一碗饭,但是你要给我点那杯西瓜汁。”

“我晚上可以早点睡,但是你能不能让我看会电视。”

……

不少妈妈反映,现在的孩子“精”得很,无论你让他去干点什么,他都要和你斤斤计较地谈条件。

你家的孩子是否也有过这种“小心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

其实,孩子之所以爱讲条件,大多是受了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生活当中,有很多父母都经常性的给孩子开出一些具有诱惑性的口头条件。

例如,“如果这次考试考到班级前十名,爸爸带你去香港迪士尼玩。”

“如果这次比赛可以拿到冠军,妈妈给你买你看中了很久的四驱玩具车!”

“如果你这周表现好,妈妈带你出去玩。”

……

你经常和孩子讲条件,就不要怪孩子和你斤斤计较-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这样的话语是不是也经常出自父母口中?这些对话是不是让孩子也养成了凡事“讲条件”的惯性思维?

奖励无错,但频繁的物质刺激则需特别注意哦!

过于频繁的物质激励会让孩子的内驱力减弱,转化为外界刺激的过分依赖。

为什么孩子总是事事讲条件,为什么孩子总是要奖励?这是因为我们完全把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转化成了外在驱动力!

也就是说,他们学习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奖励。

当然,奖励是有作用的,但是如果家长没有掌握好奖励的度,奖励就变了味道,慢慢地孩子就会演变成事事讲条件。

这就好比一个人已经习惯了有条件的去达成某件事情,那么他就会削弱内在想要实现目标的渴望,从而更多的依赖外界达成所提供的利益。

所以,当孩子习惯于跟你谈条件时,你就需要思考是不是该适当调整孩子“讲条件”的这种思维,增加他的内驱力了。

3

那么,家长对孩子进行奖励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尽量不要将物质奖励与学习活动直接挂钩

“如果将物质奖励与学习活动直接挂钩,学习目标容易发生转移。我们在学习上给予孩子的刺激物最好选择替代品。

例如,根据孩子的学习表现给予孩子相应的贴纸奖励,孩子每获得15枚贴纸就可以兑换1枚奖章,学期末还可以把得到的奖章换取相应的礼物。

这样的“代币制”既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孩子的学习动机,也避免了孩子把“良好表现”与“物质奖励”直接画上等号。

在奖励孩子的时候以鼓励为主,奖励为辅

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奖励的同时,还需要配合使用诸如拥抱、赞美、集体表扬等其他的鼓励方式。

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归因方式——在面对成绩的时候,归因于努力学习的过程,而非奖赏的制度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注意孩子的主体性地位,在对孩子学习的反馈中多隐含一些类似“这次已经做得很好了,下一次只要你足够认真努力,就很有可能会获得成功”或者“你之所以能获得奖项,是因为你非常努力,我们这周不如带你去游乐场庆祝一下”等这样积极的信息。

这样就把孩子的成绩与他努力的过程挂钩,奖赏只是附带的,而非最终的目的。

当奖赏成为庆祝他学有所得的一种方式,而非目的。那么孩子对于学习的热爱就会出于本心,而非勉强。

只有真正心向往之,方能求仁得仁。

你经常和孩子讲条件,就不要怪孩子和你斤斤计较-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投稿邮箱:zkyjssedu@126.com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你经常和孩子讲条件,就不要怪孩子和你斤斤计较-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平台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在看 更好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托学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你经常和孩子讲条件,就不要怪孩子和你斤斤计较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