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细腻敏感,加上对成人的信任,一些“小事”上的差评就可能影响TA们一生的成长轨迹,如果得不到父母的科学引导,差评的阴影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最近朋友很苦恼,因为孩子突然不喜欢幼儿园了,因为他觉得老师不喜欢他。
在朋友的追问下,才知道,原来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吃饭的时候打闹了,但是老师批评了朋友的孩子,说他太吵闹,忘记了餐桌礼仪,却没有批评另一个孩子。
孩子觉得老师“偏向”,这是明显的不喜欢自己。朋友也觉得老师或许真的不喜欢他。
但如果去和老师讨论,怕老师觉得自己的大题小做,可是不理会吧,又觉得像根刺一样,怕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很纠结。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往往很少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总觉得自己家孩子最好,觉得所有的人都应该喜欢他。
当有人对自己的孩子表现出不喜的时候,总是在心底疑惑:我的孩子这么好这么可爱,为什么还会有人不喜欢他呢?这是藏在很多父母心底的疑惑。
其实疑惑背后,隐藏的是家长的焦虑:
万一有人不喜欢我的孩子怎么办?
万一有人嘲笑我的孩子他能承受住吗?
如果老师不喜欢孩子,会不会导致孩子厌学,会不会产生心理问题?
然而,来自外界的差评是伴随孩子一生的,甚至在孩子还未出生就已经开始了。
你的孩子股骨长的短,出生以后肯定小。
你的孩子英语不行,小时候基础没打好。
快三十了还没结婚,哪里有问题吧?
……
“完美小孩”本来就不存在!再说,即使存在完美的孩子,也不能保证所有的人都喜欢他。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差评,就成了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课。
Part.01
还记得去年年底演员张庭发的一条微博,令我印象深刻。因为女儿的相貌多次受到网友的攻击,张庭就发了这样一则和女儿对话的视频:
微博下方是一条视频,视频中,张庭10岁的女儿对着镜头喊话:“你们不要再评论我的长相了,我又不是靠脸吃饭的!”
张庭在一旁接话:“那你靠啥?”
小姑娘吃着美食,抖了个机灵:“靠嘴呗!那还用问吗?”
张庭给这段视频的配文是:“我女儿比我明智,靠脸吃饭真的会饿。”
简简单单一句话,巧妙地维护了女儿,获得7万多人点赞。
这不是张庭第一次“撑”女儿了。
此前,小姑娘的近况被曝光,网友纷纷吐槽她的长相,直言“差妈妈太多”。张庭得知,配了一段语音霸气回怼:“请你们不要嫌弃我的女儿,我的女儿喜欢小麦色,她是国际范,OK?”
再看看网络上的那些言论,与其说是“评论”,不如说是“嘲讽”,非常傲慢,非常无礼,也非常伤人。
但好在,小姑娘有个非常给力的,和她站在一起的妈妈。
宫崎骏说:“父母对子女真正的爱,是理解、欣赏和鼓励。”
这是一种有人托底,有人捧场的幸福。
Part.02
我小的时候,因为稍微有点胖,被很多人嘲笑拥有一双大粗腿,而且还让我不要穿裙子。这件事成为我心中的一个“阴影”,到现在就算瘦成了一道闪电,我还是一直穿宽大的裤子遮住我的腿。
其实,这个“差评”对于现在的我已经不算什么了,它也不足以影响我的生活。但是,各位家长你们应该明白,孩子的心细腻敏感,加上对成人的信任,这些小的不能再小的“差评”很有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成长轨迹,就是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如果孩子遇见这种事情,得不到父母的科学引导,差评的阴影就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在《怎么说孩子才肯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作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一个孩子因为跳绳不好,被老师说:你协调性很不好。
这句话深深伤害了孩子,孩子一直闷闷不乐,对跳绳这件事更没有信心了,更别提加强练习了,而且还觉得老师不喜欢他。
面对这种事情,有的父母可能会很气愤,会说老师说话不对,觉得老师不照顾孩子情绪,甚至和孩子一起讨厌老师。
还有一些对孩子较为严厉的父母可能会对孩子很失望,一边和老师一样,说着孩子不如别人等伤人的话语,一边强制流泪的孩子去练习跳绳,直到让老师满意为止。
但是文中的妈妈怎么做的呢?
她既没有去评价孩子跳绳怎么样,也没有去判断老师说的对与错。
她只是很温和地跟孩子一起回忆,回忆孩子成长中表现出的协调性很好的时刻。
“我不这样认为,记得你三岁的时候,我被锁在屋外,你从卧室的窗户翻进去,从梳妆台上跳下去,然后打开门让我进去。
我还记得你四岁半的时候,你是咱们这附近第一个不用辅助轮,学会骑自行车的。
我想,你们老师也从没见过你倒立的样子。”
孩子是什么反应呢,她立刻倒立起来,对自己的协调性也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回忆,孩子不仅感受到了妈妈对自己的关注和爱,也意识到自己有那么多协调性很好的时刻,还给妈妈提供了帮助,相信她会主动去练习跳绳证明自己的协调性很好,而不是纠结老师是不是喜欢自己。
Part.03
《人性的弱点》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生来就喜欢被人鼓励,用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成长,获得自信,从而变得更优秀。
当我们的孩子,因为外在而被人嘲笑,因为追梦而受挫时,我们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做一个鼓励者和捧场者。
当然,“捧场”并不意味着“吹彩虹屁”,而是要遵循4条规则,进行引导。
第一,让孩子的情绪软着陆
被别人“差评”了、受挫了,孩子的第一反应,肯定是难受。这个时候,我们只能“疏”,不能“赌”。
不说“这是小事,不要在意”,而是要说:“发生了这样的事,你肯定很难过吧?我明白这种感受,因为我也曾经……”家长们可以用自己曾经遇见的事情,跟孩子产生共鸣。
第二,教会孩子换个角度看“差评”,并借助“差评”变得更好
等孩子情绪平稳后,引导孩子认识“差评”的现实意义。
如果差评是无中生有,那就激发孩子的同理心,告诉他不能以同样的方式伤害别人;
如果差评是客观事实,那就启发孩子思考,以后要用什么方法,完善自己。
第三,教孩子学习爱自己,悦纳自己
这个步骤是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同感。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最特别的存在,如果我们确实某个方面落后于人,那也不要紧,因为每朵花有自己的芬芳,每只鸟有自己的风采。千篇一律的优秀固然叫人羡慕,但独一无二的出众,才是无法复制粘贴的精华。
第四,平时要督促孩子全面发展自己
我们都知道,成年人的社会靠实力说话。其实,孩子的世界也是如此。
如果孩子确实技不如人,在实力没有提升的前提下,做再多的心理建设,也是治标不治本;而且,外界的恶意和嘲讽,我们能替他挡一时,但挡不了一辈子。
所以,不如平时花点时间督促他,等他强大了,笑话他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少了。
不仅如此,各位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不要过多关注别人的评价和喜好,要关注自己的感受。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钝感力,这种钝感力是对困难遭遇的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