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在小小孩子的心中,父母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信赖的;这个时候,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如果父母以亲密的方式陪孩子长大,安全感一定比较强,与人的亲密度也高。
可是,等错过了这段时期,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黄金10年,来得有效了。关键的那十年绝不能偷懒。
可是,总有些父母,会试图说服自己:“孩子,我拿起工作就无法陪你,放下工作就无法养你。”
然而,就在有限陪伴孩子的时间里,你真的做到了有效陪伴了吗?相对于“父母双亡式”失陪,这3种“隐性失陪”,正在伤害我们的孩子,父母必须要注意了↓↓↓
01
# 忽视型陪伴
有网友分享了自己聚会是一场见闻,朋友聚会,突然间变成了吐槽大会:
有朋友说:平时上班,好不容易在家休息,孩子也终于安静了,自己在一旁学写字。结果,一个没留神,熊孩子就翻箱倒柜,东西翻得乱糟糟。爱干净整洁的自己,只好收拾,好好的假期,没了…
有家长安慰道:小孩子哪有不淘气的,天下孩子一个样。
也有家长安慰:小孩子虽然表现地调皮捣蛋,但实际上你忽视了他,孩子这是在引起你的注意,寻求你的陪伴呢…
朋友一脸茫然:我那天休息,几乎全天和孩子待一起,怎么可能忽视他呢?
“那你知道它写了什么字吗?”
这一问,把朋友给问愣住了…
有时候,陪伴真的很难吗?
说起来难也难,说起来容易也容易;
关键还看,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是否真正做到了用心。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孩子采取的,是“忽视型教养方式”。
和孩子待在一起,不等于高质量陪伴。
小孩儿是老天爷给我们的礼物,当你不珍惜的时候,老天爷就把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了。
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等,多在12—18岁,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且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
只有父母用心陪伴了孩子,参与孩子成长的每个时刻,守护在孩子身边,才可以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灵,养育孩子顺利成长。
02
# 玩手机式陪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这话,真的一点也不假!
“你就只会玩手机,你已经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
一位小学生,在学校的语文考试时,写了一篇名为《爸爸,我想对你说》的半命题作文。在作文中,曾这样“控诉”自己的爸爸↓↓↓
这篇作文被曝光时,曾在网上引起热议。
在作文中,小男孩表示,每当自己希望爸爸多陪伴自己的时候,爸爸却总是自顾自的看手机,根本无暇理会自己。这让小男孩无比失望,小心灵受到了创伤。
爸爸,
我一直想对你说:和我玩一会儿。
每当看到别人的爸爸带他们出去玩的时候,
我是多么的羡慕
我就只看见你
玩手机!玩手机!玩手机!
你就只会玩手机,
你已经快不是我爸了,
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
爸爸,我这时想对你说,
爸爸放下手机,立正、稍息。
……
这篇作文,可谓是道出了无数孩子的心声,就连家长,也是受到了”暴击”。不少家长看后,纷纷表示,”脸红”、”惭愧”,甚至掉下了眼泪。
“在朋友圈看完这篇作文后,我的心仿佛被重锤敲击了一番,很震惊。”
我们的孩子,每天兴高采烈地回到家,早早地做完功课,等着父母回到家,以为终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耍……
可等来的,却是父母的冷眼旁边,或者自顾自地玩手机,孩子的心,该有多寒!
孩子的世界很小,小到心里只有父母。他们的要求也很简单,只是想让爸爸妈妈们陪陪自己。
所以,愿父母们放下手机,用心去陪伴孩子吧!
03
# 说教式陪伴
优秀的孩子,不是说教出来的,而是真正陪伴出来的。”
有些家长:“孩子喝汤时不小心洒了一点,家长就说,哎呀,吃个饭,弄的到处都是,邋里邋遢的。”
吃完饭,孩子刚坐上沙发…家长又来了,坐没有坐相,站没长相,你看你像什么样子。
晚上睡觉十点多,开始唠叨了,天天这么晚睡,对身体不好,你知道不知道?你的生活习惯什么时候可以改一改…
这样的说教式陪伴
在家庭教育中,非常常见
但是,它却起不到任何好的效果
你越唠叨,孩子越听不进去
父母的说教式陪伴,会让孩子产生厌烦,远离父母。当然,也有家长会认为:这样的”说教式陪伴”,是在教孩子,从小要养成好的习惯。
但问题在于,你的耳提面命,真的考虑了孩子真正的感受和需求吗?如果没有,那带来的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儿童并不是一个等待被填充的瓶子,他们不是每时每刻都等待着我们的帮助。
父母陪孩子,要减少说教,不要时刻都想着告诉孩子,你要怎么怎么样;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你只需站在一旁,静静地陪着孩子就好!
教育孩子,是用心陪伴!
之前,我们分享的真实案例:
“妈妈,你一天能挣多少钱?”
“200元,你问这个干什么?”
“那你可以借给我200元吗?”
“可以,但是你要借钱做什么?”
“我有200元,这样我可以向你买1天的时间陪我玩耍吗?”
想想看,为什么自己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依然会感觉孤独?
陪伴,不仅仅是陪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很多父母,变成了孩子心中的“隐形父母”…每天拿不出2个小时,甚至1小时,来陪伴孩子。
因为缺少陪伴,缺少沟通,和孩子渐渐疏远,变成了同一屋檐下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教育孩子的最好时光, 一旦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肖骁曾在《奇葩说》里说:“你们别觉得懂事是一个褒义词,人为什么懂事?是因为环境所迫,没有别的选择,他必须懂事。”
没有父母用心陪伴的孩子,只能独自忍受内心的孤独,是不快乐的,只能选择懂事;而那些在父母爱与陪伴中长大的孩子,该有多么幸福啊!
对孩子来说,真正的陪伴,是对他最好的教育。再不好好陪孩子,他就不需要你了。愿每位父母,都能收起一颗躁动的心,静下心来,好好陪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