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自我意识的教案
小班幼儿已开始了有了自我意识,为了能让幼儿更好的认识自己,同时,知道自己的性别特征,特意设计了“认识自己”的社会活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幼儿自我意识的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从发现自己到认识自己从而初步了解自己的性别;
2、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3、激发幼儿乐意参加集体游戏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1、选择有一面大镜子的教室内进行,并在教室内构建一个“化妆间”;
2、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和一个玩具娃娃;
3、设计好一段关于认识自己的动画短片;
4、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五官。
活动过程:
1、导入—看动画短片,引导幼儿发现自己。
动画短片内容为:一个小娃娃很开心地边吹泡泡糖边走路,碰到了好几个小动物,大家都劝他走路当心点,可他就是不听,结果头上撞了个大大的包。他又疼又急,哇哇地哭着跑回家,镜子说:“别哭!别哭,好孩子以后要爱惜自己!”娃娃问:“自己是谁呀?”镜子说;“自己嘛,请你对我照一照,就会看到了。”听了这话,娃娃真的对着镜子照了起来。
2、集体活动——玩照镜子游戏,引导幼儿认识自己。
(1)幼儿在室内寻找镜子,找到后拿着镜子照照,并说出自己的名字,向教师介绍自己。
(2)玩“自己的五官在哪里”的游戏,说一说五官的名称,并指出五官的位置。
(3)请幼儿讲讲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如头发的长短、衣服的颜色……
3、操作练习,使幼儿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学会区分男孩与女孩。
(1)“交朋友”游戏:幼儿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性别后,找一个玩具娃娃做朋友,并把他带回“家”。
(2)送“朋友”参加化妆舞会:请幼儿将自己的“朋友”按性别的不同送到“化妆间”里。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1、在晨检表、评比栏、毛巾架等上为幼儿贴上照片,让幼儿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2、在一些音乐、体育等活动中,适当加入一些分男、女的角色表演、演唱、游戏等形式;
3、在幼儿入厕时,强化幼儿对性别的认识。
与家长沟通计划:
1、给孩子看看他们小时候的照片,向孩子讲述小时候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2、在今后的活动中,多给孩子照些照片;利用休息时间和孩子一起记他们的成长日记。
自我意识的培养是大班教学的一个重点,只有从小养成好的自我意识,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中国文库-教育资源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中班社会自我意识教案供大家参考选择。
中班社会自我意识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档案,帮助幼儿更明确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喜好。
2、通过交流档案,引导幼儿了解他人的喜好与自己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学习接纳、尊重他人。
活动准备
1、档案记录表人手一份;铅笔一人一支。
2、每位幼儿自带一张一寸照片;彩色水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的喜好
1、以自由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讲出自己的喜好;
教师:今天我和大家在一起玩,真的非常开心。我现在已经知道了你们的姓名、年龄和所在的幼儿园,还特别想知道你们最喜欢的是什么。你们愿意告诉我吗?
2、教师用提示性的问题帮助幼儿丰富谈话内容:
教师:你最喜欢的人是谁?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你最喜欢玩什么?……
二、制作”我的小档案”
1、教师:大家都想把你喜欢的事情告诉我,我这样一个人一个人地听,需要很长的时间。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更快地知道全班每个小朋友最喜欢的事情呢?(幼儿讨论,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想法)
2、出示教师事先制作好的一份”小档案”,引导幼儿观察:
①提问:上面有些什么?你知道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吗?
②教师介绍每幅图画所代表的含义。
③教师:你们想不想也为自己制作这样一份”小档案”?
3、幼儿在表格内贴上自己的照片,用绘图方式制作自己的”小档案”。
4、制作好”小档案”的幼儿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档案里的内容。
三、游戏:小小调查员
1、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引导幼儿愉快游戏。
玩法:幼儿当”调查员”,在音乐若中模仿开汽车的动作向前行进,当音乐停止时,幼儿取出自己的档案表互相进行”调查”,看一看自己的档案和别人的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做好记录。
2、围绕调查结果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①你有没有找到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的地方?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②大家彼此之间的不一样会不会影响你们做好朋友?
四、鼓励幼儿在主动观察、了解他人的基础上,为他们制作小档案。
1、教师:你们还想为其它人制作小档案吗?(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以后小朋友可以为你喜欢的人制作他们的小档案,作为礼物送给他,他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五、教师和幼儿一起将制作好的”小档案”布置在班级合适的地方。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为家人或喜欢的小动物等制作档案,激发幼儿了解、探索他人的兴趣,进一步增进幼儿与他人之间的了解。
大班社会自我意识教案—识自己
1. 认识自己的五官、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 乐意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主要内容:
《我的身体》《我的小手》《可爱的小脚丫》《身体变变变》《男孩女孩》《捏拢放开》《什么乐器在歌唱》《让我来听一听》《闻闻看》《比比看》《衣服和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
环境和材料:
1.创设一个“家”的墙饰。
2.在墙上张贴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个活动去提供相应的材料,观察幼儿的关注点,了解幼儿对自我认识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据。
区域活动:科学类:镜子、纸、笔;软、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装有不同的材料的响罐;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广口瓶。
语言类:有关人体知识的图片和书籍。
音乐类:各种打击乐器及幼儿熟悉的歌曲。
角色区: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能够按照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产生游戏的角色语言;学习整理各个区域的材料。
家长工作:
1.家长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绍性别的特征。
2.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地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地习惯。
3.尽可能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