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这样用手机,特别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这样用手机,特别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一个人能文明得体地使用手机,说到底,靠的就是,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我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围绕手机滋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


如果说手机是了不起的科技文明结晶,那我们是否还文明以“文明”了呢?


分享30条手机使用礼仪,小细节见大文明。


 当代人手机使用礼仪手册 


1


不随意根据手机款式和品牌去点评他人。


2


未经许可,请勿擅自翻看别人的手机,尤其是个人相册、聊天记录等,哪怕对方与你关系再亲密。


3


当别人给你看的只是手机里的某一张照片时,请不要随意左右滑动翻看更多。


这样用手机,特别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4


为对方(尤其在不熟或不相识的情况下)拍照前,请先征得对方同意。


如果要在社交平台发布对方的照片或其他涉及对方私人生活的内容,也应该征得同意后再上传。


5


随时随地拿起手机自拍,并不总是得体的行为,尤其在比较严肃的场合。


6


摘下耳机跟人打招呼,是21世纪的“脱帽礼”。


7


对方专心跟你交谈时,不要只顾玩手机,也请还对方以专心。


一边刷手机一边听人说话,即使没有恶意,也可能会给对方留下“不尊重人”和“漠不关心”的印象。


8


别人在看手机时,不要在一旁偷瞄。


9


别人在输入支付密码、锁屏密码、登录密码时,应注意视线的礼貌避让。


10


并非急事的话,打电话避开对方睡眠、紧张工作时分,预计对方空闲时再打过去。


11


如果对方未能及时接起电话,不要无休止地拨打下去。


12


如果同事暂时不在工位,公务电话响起,可以帮助接听,转达通话内容。


但若是同事私人手机来电,最好不要随意接听。


13


与人交谈时,如果突然有来电,向交谈者说明、致歉后再接听,尽量长话短说,不要让交谈者等待过久。


14


通话时,注意把握音量、使用礼貌用语。


旁若无人地高声攀谈,无所顾忌地出口成“脏”,是特别拉低好感度的不文明行为。


交谈中,可多多使用令人舒服的表达方式,比如把“你声音大点”改为“不好意思,我这里听不清”;把“你还没听懂啊”改为“我讲清楚了吗”。


15


在图书馆、书店、电影院、博物馆、剧院、会议室、自习室,以及有室友休息的宿舍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场合,请把手机调成静音/震动。


遇到必须要接听的电话,可以离场或轻声交谈,快速解决,尽可能不影响他人。


16


在公共场合(尤其是乘坐交通工具时)接听电话、听音乐、看剧、玩游戏时,不要大声外这样的“分享”是干扰,不是美德。


17


重要事情只说一遍:开车不摆弄手机,摆弄手机不开车。(这里包括常引起车祸的玩手机、打电话、捡手机等行为,不仅违反交规,更直指生死。教训太过惨痛与深刻,我们一次都承受不起。)


18


走路时不要一直低头玩手机,尤其是下楼梯、换乘手扶梯、过马路、处于路况复杂的路段时。


这是出于对你和他人的安全考虑。


还有,长期低头看手机时,特别伤视力和颈椎,影响个人形象气质。


总之,做个“低头族”,真的既拉低“颜值”又容易出事故。


19


手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沉迷手机不能以身作则;家长用手机替代自己照看孩子。


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这就是他们不被尊重和爱护的表现。


20


未经同意,不要把他人的手机号码/微信名片分享出去。


21


发信息时慎用“在吗”当开场白。一句“在吗”,有可能会招人反感哦。


因为接收信息的人,会下意识帮你补全对话:在吗?我问你个事/在吗?我想跟你借点钱/在吗?请你帮个忙……


所以不少网友开玩笑说:你不说什么事,我怎么决定在不在!


22


回复对方时,最好不要频频使用“哦”“嗯”“好”等单字。因为过多这样的字眼,在很多人看来,略显敷衍,代表话题的终结。


23


与长辈和领导交谈,表情符号、表情包、网络用语最好慎用。


比如容易造成误解的表情“这样用手机,特别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在父母那里是“微笑”,在你这里却可能是终结话题的“呵呵”(常含无语无奈、嘲讽不屑之意)。


24


开语音、视频聊天前,最好还是先询问一下对方是否方便。


25


若非闲聊,发语音时请直奔主题,不要说过多无用信息,避免发大段语音浪费别人时间。


如果是重要的事情,不确定对方收听环境是否适宜,请不要发语音。


26


收到信息,及时回复,也显示了一个人的情商。


如果错过或当时忙,请在事后表示歉意。


要知道,你的认真回复,之于父母,是放心;之于工作伙伴,是靠谱;之于朋友,是情谊。


27


在发朋友圈或者在朋友圈点赞、留言活跃之前,确认下是否还有未及时回复的消息。


28


不频繁用集赞、投票、转发(尤其是“道德绑架式”)干扰别人,也是一种美德。


29


不发没有依据或恶趣味的内容,不煽动他人,不使用侮辱性言语,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30


若有其他本手册未提及的情况,或在你拿不准时,不妨先问自己一句:


我这样做,会不会给别人造成困扰或不便?


一个人能文明得体地使用手机,说到底,靠的就是,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这样用手机,特别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投稿邮箱:zkyjssedu@126.com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这样用手机,特别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平台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在看 更好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托学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这样用手机,特别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