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悄然结束,孩子们又该回到正常的学校生活当中,但许多孩子在开学时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这就是所谓的“开学综合征”。
在各种不适应中,影响范围最大的莫过于孩子沉迷手机,想必许多家庭都围绕手机产生过亲子矛盾。
假期结束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戒掉手机?
上个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等,这也需要家长配合,提高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导致孩子沉迷于手机的原因有很多,家长干预时需要考虑到孩子的现状、需求和心理特点。假期使用手机比较多,让孩子说断就断很难,因此需要给孩子一个适应过程,减少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
1.交还“手机使用权”
将手机交给父母保管,或者在手机上设置屏幕使用时间,杜绝自己长时间沉迷于玩手机。
2.制定时间表
合理安排作息,按时起床、吃饭、学习、运动、休息,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节奏,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3.接纳自己的情绪并积极行动
面对新学期的挑战,孩子不免觉得紧张焦虑。紧张焦虑的情绪会提醒我们,要和寒假懒散决裂,所以,我们需要接纳自己的情绪,读懂情绪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建议同学们转变一下自己的想法,把“这是学校要求我必须完成的学习和作业”,转变成“这是我学习的一部分,我需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当我们在想法上变得积极主动时,也更能调动自己学习的自主性,面临的学业挑战也能迎刃而解。此外,不妨利用一点时间对前一阶段的学习状态进行梳理,问问自己,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在新的一学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给自己制定一个新学期计划,将计划落实到细微的行动中,日积月累,期待自身的成长与蜕变。
4.寻找“玩手机”的替代休闲方式
当脑海中冒出“我很想玩手机”的念头时,可以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可以像玩手机一样带给我们放松愉悦的感觉——也许是跑步,听音乐,看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和好朋友聊一聊天……当你很想玩手机的时候,可以用我们喜欢的其他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来代替它。
☆给家长的建议:换个方式说话
父母需要做好生活上的保障,但不要过度地插手孩子学习上的事——可以理解家长对孩子焦急心情的感同身受,但家长还是要明确,学习是孩子成长中自己要完成的功课,家长不能替代他们。
同时也建议家长换一种语言,表达出“唠叨”背后对孩子的关心。譬如说,把“不要天天窝在沙发上玩手机,”换成“我很担心你一直保持这样的姿势,视力会受到影响”;把“都快开学了,看你作业做不完怎么办?”,换成“我相信你能完成作业,但也要注意休息”,避免加重孩子开学的焦虑感。
投稿邮箱:zkyjssedu@126.com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平台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