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识别“心理病毒”,减少儿童创伤事件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识别“心理病毒”,减少儿童创伤事件-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儿童成长过程中,不仅仅会受到生物病毒的影响,还有可能会遭遇心理“病毒”的入侵,对心理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我们通常把这些心理“病毒”称之为创伤事件。

创伤事件有多种类型。有些事件不会频繁出现,有的创伤事件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会长期并且反复的发生,对孩子造成持续的负面心理影响。儿童在遭遇创伤事件后,可能会因为自身解决问题能力有限或外部社会支持不足而出现很多不良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增加罹患心理精神障碍的风险,如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等。

如果我们能够识别可能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的创伤事件,并且有意识地去预防或者干预事件的发生,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这些创伤事件对儿童造成伤害的风险。

识别“心理病毒”,减少儿童创伤事件-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01自然灾害

经历自然灾害会对大脑功能活动产生影响(Hoffman & Kruczek, 2011)。更为严重的是,由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儿童生命安全遭到严重威胁或目睹亲人死亡,会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心理冲击,这种场景和感受可能在儿童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让孩子不断体验到恐惧与悲伤,出现PTSD等长期症状反应。2008年汶川地震后,灾区儿童青少年PTSD的患病率为21.8% (Wang, Long, Li, & Armour, 2011),3年后PTSD的患病率仍高达29.6% (Pan et al., 2015)。而这种负面影响可能会一直延续到成年时期,甚至终其一生都无法完全恢复。


识别“心理病毒”,减少儿童创伤事件-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02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造成儿童身心问题的主要事件之一(Rabe, Dorfel, Zollner, Maercker, & Karl, 2006)。交通事故发生1-2月后PTSD的平均患病率为27%(18%-34%),3-6个月后其患病率依旧高达13%(6%-23%)(Mirza, Bhadrinath, Goodyer, & Gilmour, 1998; Stallard, Salter, & Velleman, 2004)。交通事故发生后,10%-30%的幸存者会表现出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即使在事件发生后的一年也会出现症状(Blanchard et al., 1996; Hours et al., 2013; Iteke, Bakare, Agomoh, Uwakwe, & Onwukwe, 2011)。


03家庭暴力

2015年全国妇联的调查显示,中国27亿个家庭中约有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其中约有17%的儿童青少年亲眼目睹或经历过家庭暴力。经历过家庭暴力的儿童比没有经历过家庭暴力的儿童有更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如抑郁、焦虑、攻击行为等。这些伤害会影响儿童成年期的行为表现、人际关系(Jouriles, McDonald, Vu, & Sargent, 2016)。同时,长期生活在家庭暴力环境中,会增加儿童出现违法行为的风险,儿童会认同家庭暴力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从而成为日后的施暴者,使家暴不断地代际遗传(Kerig & Becker, 2015)。van der Put 等人(2017)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大多数的施暴者在童年时期往往是受暴者或者目睹过家庭中的暴力行为。


04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问题。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我国10省市5,864名中小学生开展的调查显示,32.5%的中小学生偶尔被欺负,6.1%的学生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欺凌会对儿童和青少年发展轨迹产生负面影响,是儿童罹患PTSD的高风险因素(Cardoos & Hinshaw, 2011; Khamis, 2015)。Mynard(2000)等人对在校儿童进行创伤评估时发现,儿童被欺凌比例高达40%,其中超过37%的儿童达到了PTSD症状的临界点。同时,被欺凌者往往会表现出低自尊和社会无能感(Cardoos & Hinshaw, 2011),焦虑、抑郁和社交情绪问题的患病率也相对较高(Lamarche et al., 2007)。

05亲人去世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丧亲带来的痛苦情绪、想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或消失,但仍有少数人(至少10%)会陷入痛苦情绪无法缓解(Prigerson et al., 2009),造成身体、行为、情感、认知、社会功能等方面出现压力应激反应。对于儿童而言,面对丧亲,他们在最初的几周或是几个月内会体验到强烈的哀伤情绪并伴随出现各种反应,如错误归因、强烈的生理反应、情绪波动、行为异常。

识别“心理病毒”,减少儿童创伤事件-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06性侵

在经历性侵的儿童中,PTSD的检出率高达48% (Seedat et al., 2018),他们的脑海中会不断闪回与性侵事件相关的人和记忆,从而陷入痛苦的自责之中。具体表现为缺乏安全感、自我价值感低、难以再信任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有的儿童还会厌恶自己的身体。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儿童的抑郁和焦虑症状较为明显,且有强烈的自杀意图(Brent et al., 2015)。


识别“心理病毒”,减少儿童创伤事件-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除了上面列举的事件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创伤事件,威胁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如果能够早识别,也将利于更好地理解孩子创伤症状并提供帮助。



识别“心理病毒”,减少儿童创伤事件-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投稿邮箱:zkyjssedu@126.com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识别“心理病毒”,减少儿童创伤事件-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平台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在看 更好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托学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识别“心理病毒”,减少儿童创伤事件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