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家庭中的“三好生”指的就是:生活习惯好、身体好、性格好,相比学校中的“三好生”更接近生活,在这之中父母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习惯需要长期养成长期逐渐养成,如果孩子没有一个好习惯,就意味着有一个坏习惯。没有认真洗手的好习惯,就有敷衍了事的坏习惯;没有聚餐用公筷的好习惯,就有混用餐具的坏习惯;没有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就有起居无规律、熬夜睡懒觉的坏习惯。当然,所有的习惯都是在与父母朝夕相处中模仿然后逐渐习得的。
父母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抓住机会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正如犹太人鼓励孩子从小做家务,养成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因为他们认为仅仅思考只能获得“知识”,通过实际行动去体验才是真正的“知道”,所以父母代劳其实是剥夺孩子自我实践和探索的机会。
身体好的孩子精力充沛做事积极主动
身体好的孩子往往精力充沛,反应灵敏,活泼好动,做事积极主动。但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性调查数据,“00后”中小学生普遍睡眠不足、运动不足、阅读不足。
孩子身体好有很多综合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从小生活环境不单调,有丰富的感官体验。自由玩耍、角色扮演、嬉戏打闹等创造性活动,是孩子健康生活的核心活动,对孩子的认知发展、社会情感能力和社交能力都非常重要。童年“没有玩够”的孩子,不仅难以有个好身体,社交、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爱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真正的快乐和刻苦精神就表现在观察、幻想、创作、游戏和自由的表达等忙碌的过程中,自由玩耍不仅有消除焦虑、缓解压力的作用,玩耍中培养的专注力、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迁移到儿童今后的学习中。幼儿园里最活跃、贪玩的孩子,到了小学往往是学习最积极的学生。
社会情绪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核心竞争力
家庭教育就是生活教育,父母是否看重书本知识学习忽略生活常识?比较舍得为孩子花钱,还是舍得花时间陪伴孩子?教育孩子这件事更多指望学校和老师,还是经常反省、提高自己?每一个选择都折射出自己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人才观。也就是说,父母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按照心中的目标塑造孩子的未来,为孩子的核心竞争力赋能。
社会情绪能力,即正确地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引导自己的思维和行动,类似于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多元智能中的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在人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社会情绪能力和人际交往智能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业发展。华东师大崔允教授曾追踪调查1765名学习困难学生,发现87%困难学生不是智商或学习能力缺失而是存在心理问题,比如厌学、考试焦虑、恐惧、忧郁、青春期烦恼。
投稿邮箱:zkyjssedu@126.com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平台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