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幼儿园的老师,作为孩子的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多的爱,最好的东西,给予他广阔的空间,依着他的个性特点自由而快乐地成长和发展。
但俗话讲,无规矩不成方圆。有家长说:“我们是有立规矩,但孩子毕竟还小嘛,总爱耍赖,他高兴就好,规矩长大了自然就会懂的。”
其实,正因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判断自己言行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一味地纵容,孩子容易为所欲为,成为别人眼中的“熊孩子”。
伟才认为,所谓自由,是让孩子在守规则的前提下,自由的活动。
我们爱孩子,但我们必须立规矩。
有些事,不能惯
和孩子约定好每天只玩半个小时iPad,但孩子一哭闹,大人就妥协了,于是又多玩了半个小时。
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线。这会让孩子越来越“精明”,视原则为无物。
在幼儿园里,一日生活老师会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绝对不可以做,唯在规矩限定范围内,才可以自由活动与探索。
有的事,必须孩子自己做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或者因为孩子做事磨蹭,就帮孩子把万事包办了,认为长大自然就会了。
其实在孩子每个年龄段,都有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园里,老师会引导孩子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整理书包,学会使用勺子、筷子,也许一开始做得慢,做得不好,但老师会耐心教,用心鼓励,甚至举行自理能力比赛,孩子们在游戏氛围里和自己比赛,和别人比赛,你会发现,其实小朋友们做得可好了!
爱从来不是大包大揽,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帮他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爱,他才会在成长中学会自立自强。
有些责任,必须孩子自己承担
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孩子犯了错,应该要求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言行承担后果,让孩子有面对错误的诚实和勇气。
家园共育,这四个规矩要从小养成
01 粗野、粗俗的言行不能有
如果孩子出现了粗俗的言行,我们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帮助孩子调整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引导孩子思考,学会如何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问题,以得到自己的东西或者想要达成的目的。
02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随便拿
有的孩子往往很难分清自己和他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拿。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而“我的”东西归我自己支配。
03 不可以随意打扰别人
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当别人在忙或交谈的时候随意打断是不礼貌的。
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知道被别人打扰是很不开心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耐心等待。
04 做错事要道歉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要求孩子对自己说一声对不起,如果是大人错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
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跟孩子一起遵守规矩。
爱孩子,是出于我们的本能;给孩子立规矩,却是我们的责任。
规矩与爱的统一,才能让孩子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大人,成就孩子更好的未来。
投稿邮箱:zkyjssedu@126.com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平台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