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奖励孩子是“有毒”的胡萝卜,99%的家长都在犯同样的错误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奖励孩子是“有毒”的胡萝卜,99%的家长都在犯同样的错误-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向妈妈展示自己身上的“小贴纸”,说:“这是老师今天奖励我的,有的小朋友一张也没有。”

“这是为什么呀?”

“因为我回答问题了,蕊蕊没有贴纸,是因为他做得不好。”

“所以,你觉得发贴纸代表‘你很好’,没有贴纸的话就代表‘不太好’,是吗?

孩子有点疑惑的点点头:“是呀!”

老师的初衷是善意的,但妈妈不由得表示很担忧。

孩子对于 奖励的认知和期待 ,好像有点等同于 自我评价的好坏。

当我得到奖励,意味着我是“好”的。

当我没有得到奖励,意味着我是“不好”的。

奖励孩子是“有毒”的胡萝卜,99%的家长都在犯同样的错误-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奖励,为啥会误导了娃?

物质奖励,是“有毒”的红萝卜

以前在农村经常会看到,农民伯伯在棍子上绑一根红萝卜,放置在毛驴的嘴前,引诱毛驴一直往前走。我们平时给孩子的一些外在奖励,就好比这根“有毒的胡萝卜”。

外在奖励可以强化人的行为,但不会帮人形成内在的驱动力,甚至还会“毁灭”我们的孩子。

奖励孩子是“有毒”的胡萝卜,99%的家长都在犯同样的错误-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物质奖励的那些危害

1、让孩子变得急功近利

只想得到奖励,反而失去所做事情本身的乐趣,这是一种本末倒置。

有时孩子喜欢做某件事情,或在某件事情上表现出色,那是因为他们真的喜欢那件事情。当这样的事情被介入了零食奖励,性质可能会慢慢地发生改变。他们开始依赖零食或糖果,反而逐渐丧失了对这件事情的兴趣。

时间一长,就会内化成孩子的心理模式:把得到奖励认为是“我很棒”,得不到奖励认为“我不棒”,从而 丧失自己源初的动力 

2、失去责任心

做作业和学习,整理房间等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他们必须自己解决和完成的,家长只能提供辅助和陪伴,而不应该用物质奖励替他们分担起这份责任。

物质奖励诱惑只会培养出一个失去责任心的孩子,这对他们的成长百无一利,只有弊。

奖励孩子是“有毒”的胡萝卜,99%的家长都在犯同样的错误-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3、助长孩子的贪婪和冷漠

物质诱惑只会刺激孩子的欲望,让孩子欲壑难填,变得贪心不足,而家长不断填补这个欲望的坑洞,也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

孩子第一次帮忙做家务给1块钱,习以为常之后觉得太少了,就要求加价。这次是1块钱,下次就是10块钱,100块钱·····不给就不做,作为家长的你又该怎么办呢?

奖励孩子是“有毒”的胡萝卜,99%的家长都在犯同样的错误-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即便如此,物质奖励为什么还如此受“欢迎”?

因为 简单、粗暴、见效快 。比如当他不收拾玩具时,只要威胁把玩具扔掉他就会乖乖就范;当他不好好做作业的时候,只要允诺他等会儿可以玩ipad游戏他也会变得效率超高。

但这事儿就怕细想。

你希望娃主动收拾玩具是因为害怕玩具被扔掉吗?

你希望孩子愿意写作业是为了能玩ipad游戏吗?

当然不是!

其实, 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是控制孩子的手段 ,本质并没有什么不同。

奖励和惩罚只是一个硬币的两个不同面,甚至奖励也会变成一种“惩罚”。

高度依赖外部奖励,渴望用外界的认可与肯定来确认自我价值,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

外界认为我优秀,我是“优秀的”,外界认为我失败,我就是“失败的”。

德培DAP理念指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持续发展。对于孩子的奖励,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的差异性,给予正确的引导。

奖励有门道,你要学会这样做

1、内在奖励,持久驱动

把奖励变成内在的,帮助孩子更深入的沉浸自己的兴趣里,更有意义。比如,孩子喜欢阅读,那么就可以把带他去图书馆当成奖励,让孩子沉浸在书的海洋中,帮助孩子从阅读中获取更多的喜悦感与成就感。

奖励孩子是“有毒”的胡萝卜,99%的家长都在犯同样的错误-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2、奖励变成行为表扬

在幼儿园的加餐时间里,会由一位小朋友来帮助老师一起切水果、分点心。

这时,老师就会当着大家的面对小朋友表达感谢:“谢谢xx帮我们大家分了水果,因为有他的帮忙,我才能及时地把水果准备好。”

老师的话,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以及这样的行为带给大家的帮助,而不是“我比别人好,我更优秀”。而其他的孩子也会意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是能帮助别人的。

不仅如此,这种感谢孩子给予付出的话,会让他们更有满足感和主动性。孩子听到这些话,会比得到奖品还开心,因为他的付出得到了尊重。

3、惊喜性质的奖励

什么是惊喜性质的奖励?孩子做某件事情之前,并不知道会有奖励,更不知道有什么奖励。等到完成之后,再把奖励拿出来,给孩子一个惊喜。当然,这种奖励也不可多用,一旦成习惯了,惊喜也就消失了。

父母在养育孩子时,大原则是少用奖励,并且没有提前告知。

日常育儿中,物质奖励是条捷径,能给孩子带来一时的满足,但是却不会产生长久的动力。不管任何时候,父母都要铭记:从孩子的立场出发,给予真挚的爱和关心。这才是孩子一生有效的奖励。

奖励孩子是“有毒”的胡萝卜,99%的家长都在犯同样的错误-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投稿邮箱:zkyjssedu@126.com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奖励孩子是“有毒”的胡萝卜,99%的家长都在犯同样的错误-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平台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在看 更好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托学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奖励孩子是“有毒”的胡萝卜,99%的家长都在犯同样的错误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